心脑血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早春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预防它记得做好这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医院 http://www.zkyyhhyy.net/index.html

一年之计在于春,天渐还暖,冰雪消融,但是对于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中老年朋友来说,却要格外注意了!

初春是冬季与春季的交替期,这一时期气温忽冷忽热,极不规律。变换不定的气温易导致人体交感神经兴奋,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脑血管负荷加重,毛细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特别是中老年人,血管硬化、脏器功能退化,身体机能大不如前,骤升骤降的气温更容易引发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

据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每年有两次高峰期,一次为11至1月(秋冬季),一次为3至4月(冬春季),现在到了早春时节,正是第二个心脑血管病高峰期开始到来的时候。尤以60岁以上人群高发,因此医学上也称为“中老年人早春流行病”。

那具体应该如何防治呢?

1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形寒饮冷则伤肺”,春寒伤肺,故要防风御寒。人体下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部差,更易遭受风寒侵袭,所以初春穿衣要注意上厚下薄。“捂的位置也很有讲究。早春时节,手腕、腰眼、小腿和肚脐等部位需要格外注意。

那具体应该捂多长时间呢?一般情况下,即使气温回升了,也得多捂7天左右,体弱多病或高龄老人需要捂14天以上,身体才能适应。具体来说,捂到清明才能结束。

2适当锻炼,调整作息

《黄帝内经》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天白昼时间变长,黑夜缩短,所以要早起晚睡,顺应天时调整作息。

适当的运动可以舒筋活血,调畅气血,体力强盛,正气不虚,就能抵御病邪。

3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科学实验表明,保持稳定和愉悦的情绪可以大大降低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不安、愤怒、焦躁、大喜大悲等情绪,会使神经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引起血压的波动。因此保持平稳乐观的情绪也至关重要。

4原始疾病,更须注意

早春湿气更应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其中血压的管理最为重要。有以上病症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药物,使身体保持在较理想的水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