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是国内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类疾病
武汉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制团队
自成立以来
一直在建立与坚守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体系
通过疾病监测、重点人群体检
及干预指导等方式
为广大市民的健康
筑下一座“看不见的”长城
8月7号
武汉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制所的工作人员
带领多名调查员
来到江夏区纸坊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居民进行体检和慢性病问卷调查
江夏区居民郑菊香
我们居民都有参加体检的机会,能够了解自己身体上有哪些疾病。社区医生告诉我们要学会自控,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慢病所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的慢性病与行为危险因素监测每隔3到5年都会开展一次。今年正式调查工作从7月开始,但其实筹备工作从年初就启动了。记者注意到,每个居民完成问卷的时间都在半小时以上,每个问题根据居民的不同回答,还会关联出相应的更细节的问题。
武汉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制所所长严亚琼
设计这样一份问卷,我们经过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反复开会讨论,对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仔细地推敲,最后修改、确定。全市的调查完成后,我们会收集1万份这样的问卷,然后进行数据的清理、统计和分析,最后形成全市的人群健康调查报告,整个过程会贯穿全年。
这样大范围的调查监测是建设全市慢病防控体系的重要一环,但其实慢病所更多的工作是在大家看不见的幕后。
从年起,武汉市疾控中心将慢病防控进社区列为重点工作,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筛查、登记和随访管理工作。特别是年以来,形成了市、区、社区三级慢病防治网络,每年对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规范化健康管理服务,总共覆盖多万人。
武汉市疾控中心就像一个大型数据中心,而这儿的工作人员就是一个个“处理器”。
武汉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制所监测评价室主任杨念念
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把他们收集到的慢病数据报到我们疾控中心的慢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我们有工作人员每天会对这些海量的数据进行质量审核和质量控制,分析和评估慢病发展趋势以及其变化和动态,以便指导我们下面的医疗机构重点去做什么工作。
迄今为止,全市共建成6个国家级慢病防控示范区,5个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从年起,慢病所作为专业技术机构,每两年组织对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每次体检人数约40万,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专业机构支持、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
在这样的总体布局下,慢病所一方面不断探索慢病防控技术,撰写出版了一系列科普读物,同时积极开展宣教工作,利用全国高血压日、世界糖尿病日等主题日开展慢性病系列健康教育活动。
武汉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制所青少年与老年人健康管理室主任李芳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快,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的发生情况依然很严峻,而且年轻化的趋势很强,但是老百姓的健康意识还没有跟上,加强科普相关的一些宣传和教育,提升老百姓的预防意识、预防知识和技能,使慢性疾病它能够不发生、晚发生,或者是说发展更慢一些,这就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
我们始终不忘
为人民健康奉献自我的初心
为谋划武汉市慢性病防制中长期规划
为健康城市、健康武汉不懈地努力
做老百姓健康永远的守护者
——市疾控中心慢性病防制所所长严亚琼
”
武汉广播电视台出品
责编:齐雯
融媒体记者:李小雪胡岚涛
通讯员:刘翔
编辑:蓝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