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需要长期用药稳定血压的,否则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但是有的患者发现服用降压药后居然出现了低血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低血压。高血压患者用药后血压得到控制,数值就会低于/90mmHg,但这并不是低血压,这个数值只是诊断高血压的下限值。对部分高血压患者来说,这也只是血压控制的最低目标。
而对于曾经有脑梗、脑出血、心梗等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则宜将血压控制在/80mmHg以下。但这也不是低血压。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力低于正常。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即为低血压。
低血压也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低血压,根据起病形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低血压。
生理性低血压状态
指的是部分健康的人的血压值已经到达了低血压的标准,但是却没有任何的不适,各个器官组织也没有出现缺血和缺氧的情况。
病理性低血压病
除血压降低外,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症状以及某些疾病,例如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等。
而高血压患者用药后出现低血压,可能就是药源性低血压,除了因降压速度过快、幅度过大以外,大多与联合用药有关,因为高血压患者通常伴有其他的并发症。
无论高血压患者服用的是哪种或哪几种降压药,用药量过大或者用法不当都会导致血压过低,尤其是短效降压药。有的患者为了尽快降压,就会自行更改用药方案,或者在长效降压药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就擅自加用其他降压药,从而导致低血压。
另外,降压药与其他的一些药物联用也会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比如中枢神经抑制剂。中枢抑制剂与降压药联用,可以增强降压的作用。例如氯丙嗪与普萘洛尔联用,会加强对心血管的抑制作用,导致严重的低血压。
还有硝酸甘油。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合并有心绞痛,当心绞痛发作时患者需要含服硝酸甘油。而这种药物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能间接地起到降压的效果。所以如果降压药与硝酸甘油同服,就会增强降压效果,容易导致低血压的出现。
对于长期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平时要注意监测自己的血压变化。
抗精神病药也会使得高血压患者发生低血压,这类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最重要的作用为阻滞α受体、抑制心肌ATP酶和奎尼丁样作用。
如果高血压患者用药后出现低血压,首先要平卧休息,适当补充含矿物质的液体。接着是要测量血压,看是否已经出现过低的情况,如是,则要及时就医治疗。
就医后医生会确定血压水平是否已经低到患者所不能耐受的水平,以此来判断是否需要更改用药方案。患者切勿自行减少药量或用药次数,以免引起血压的波动。
目前所使用的降压药,其降压作用一般不超过24小时,因此如果患者自己更改了用药次数或频率,比如隔天用药,那么血压就更不稳定,长此以往甚至会损害器官组织,也会加重血压调节机制紊乱的情况,升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所以高血压患者想要避免用药后出现低血压的情况,就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此外,定期测量血压、复诊也是很重要的,医生会根据血压结果了解血压的变化和药物的疗效,如出现低血压则可以及时地调整用药方案。
另外,也可酌情地减少导致低血压的药物的用量,或使用升高血压的药物。
结语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用药固然重要,但是生活方式的调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证作息、稳定情绪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了,除了这些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在出汗多的时候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平时坐起或站起来的时候动作不宜过快,最好在床边先坐一会儿,或站起来后先站立几分钟再动身行走,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出虚汗等,就要立即就医。
血压的稳定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它有助保证人体的正常血液供给和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所以无论是高血压患者还是普通人群,都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血压。
参考资料:
[1]樊睿.服用降压药是否会造成低血压[J].中国社区医师,,24(22):24.
[2]常怡勇.注意降压药与其他药的合理搭配[J].长寿,(10):46-47.
[3]杨花平.药源性低血压的致病药物及防治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1(4):50.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