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非常严重的肾脏疾病,根据病情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当肾脏功能严重病变或失去原有功能后,就会导致肾脏衰竭,若不及时治疗,就会恶化为尿毒症。
临床上,尿毒症患者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相应症状。那尿毒症究竟是怎么来的呢?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下面我们就一同来了解一下。
尿毒症是怎么来的?
1、高血压的患者
高血压的患者中,有百分之十五的患者都会被转化为尿毒症的情况出现的,尤其是高血压的患者引起尿毒症是正常人的好多倍,所以当发现自己有高血压的时候,那么及早的进行治疗,改善,调理,这是很重要的。
2、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如果一个人出现水代谢失调、酸碱平衡失调等现象就需要考虑尿毒症出现的可能性,因此肾脏主要负责水代谢以及身体代谢产物的排出,一旦肾脏健康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这些功能导致身体内水分停留太多,还会影响到钠元素的排出出现高钠或者低钠血症,这些还会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伤害到肾脏健康。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也会出现衰退以及结构功能性改变,而且属于一种退行性改变,人体的储备功能会逐渐减弱一直到丧失,如果没有额外的负担,肾功能是可以满足正常需要的,但是一旦出现突发损伤或者疾病,肾功能就可能会出现进一步损伤患尿毒症,而且在正常不过的感冒、失血、感染甚至是缺水都可能成为老年尿毒症的诱因。
医生提醒:如有2处发臭,晚上尽量坚持4不要
1、尿液发臭
如果排出的尿液有明显气味,说明肾脏的过滤功能出现了问题,大量毒素没有及时过滤、排出,长时间积累在体内会导致发臭。肾脏功能正常的人,一般不会有这种表现。
值得提醒的是,当身体出现上述的症状时也不一定全是肾病引起,肾病患者身上还可能有尿量异常、夜尿增多、水肿、肾性高血压以及尿色异常等症状。发现异常时要及时就医检查,而不是自己吓自己。
2、口腔发臭
出现尿毒症,首先会面临口腔发臭等情况,因为肾脏功能已经出现问题,体内毒素堆积会导致尿素氮气体产生这种气体,会使得口腔出现一些难闻刺鼻的味道,从而也会引发口臭产生。
1、睡觉前不要喝水
晚上睡觉前最好不要喝太多水。如果你喝太多水,你的四肢会肿胀,第二天你的脸也会肿胀。虽然大量饮水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代谢物,但也应注意饮水时间。
尿毒症患者尤其要注意睡前不要大量饮水,否则会增加肝脏负担,导致肾功能衰竭。饮用过多的水不能在体内吸收和分解,这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并在体内留下过多的水分,导致肢体水肿和肾功能衰竭。
2、不要憋尿
肾脏的过滤水平和修复肾脏的坏死细胞是通过深睡眠机制运输的有氧含量和有氧激素达到的运转活性,晚上睡眠结构大脑神经系统反映出排尿的信号需要将肾脏所产生的垃圾和废物及时约束于体外,才能使各项组织器官达到一定的修复和过滤。
经常憋尿会使尿液当中的微生物浓度以及蛋白质核细菌大量变性以及繁殖,通过血液的运输到达机体的多项器官和大脑神经系统细菌逆行而上,诱发肾脏的功能损伤和患病的临床机制最直接的病因,则会诱发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以及肾功能异常得不到治疗和缓解以及预防措施很容易沾染上尿毒症甚至肾衰竭。
、不熬夜
长期熬夜会增加人体代谢负担,从而对肾功能造成影响,经常熬夜会影响正常的肾功能,血液循环出现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疾病,要想肾脏健康,一定要规律作息,早睡早起别熬夜。
4、不要吃盐分高的食物
长时间吃含盐量高的食物,不仅影响体内钠离子成分,还不利于肾脏健康。高食物会增加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几率。
如果吃的太咸,会使身体摄入大量的钠离子,机体不能完全吸收,多余的钠离子会依靠肾脏排出,这也就无形之中增加了肾脏的代谢压力,长期下去会诱发肾小球病变。
想要远离慢性肾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好盐的摄入量,特别是调料中和零食中的隐藏盐分。
尿毒症患者应该注意哪几点
1、定期检查
一般尿毒症患者每-6个月到肾内科进行复查,按照医生的要求,复查时应注意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的水平以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应注意患者是否出现酸中毒、电解紊乱以及继发性甲旁亢等。
2、合理的膳食
在发病期间要给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病情恢复后可以逐渐改为普通饮食,但应避免过渡使用高蛋白饮食,病情恢复后可以逐渐改为普通饮食,但应避免过度食用高蛋白、高脂肪食物。
、限制水分的摄入
尿毒症的病人很多都没有小便,也就是说喝进去的水分都储存在身体内。症状比较轻的患者仅仅表现为水肿和血压升高,症状比较重的就会表现为心衰和脑水肿。这对于患者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限制水分的摄入。两次血液透析间期所喝的水分在毫升以下为好,多的话也别超过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