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年男子,颈动脉斑块,吃了5年他汀,看看 [复制链接]

1#

李先生,今年53岁。五年前经常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起初李先生以为是过度劳累所致,直到李先生出现晕厥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通过检查排除李先生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测量血脂发现李先生血脂过高,总胆固醇水平超过正常范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5.23mmol/L,超过正常范围;通过脑部血管影像学检查排除是由脑部血脂斑块造成的晕厥,进一步怀疑是由颈动脉斑块造成的短暂性脑缺血,查体触摸颈动脉发现脉搏存在异常现象,通过听诊器进行听诊,发现颈动脉存在杂音,随后让李先生取站位,坐位,行走位等,颈动脉均存在杂音。

通过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血管,检查结果发现颈动脉斑块较大,斑块表面不平滑且形状不规则,性质较软且未发生钙化,属于不稳定性斑块;通过血管造影检查观察血管狭窄程度,检查结果显示颈动脉血管腔狭窄程度大于50%,最终确诊为颈动脉斑块。

通过会诊确定李先生的治疗方案,主要治疗方案以稳定颈动脉斑块为主,由于李先生动脉血管腔狭窄大于50%且伴有血脂异常现象,李先生年纪也较大,有吸烟喝酒的不良嗜好,综合评估心脑血管风险程度较大。

因此李先生需要接受他汀药物治疗,同时联合阿司匹林共同稳定颈动脉斑块;由于李先生心血管风险程度较大,因此需要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至1.8mmol/L以下,达到治疗目标后还需继续服用他汀药物。

李先生了解治疗方案后,向我们提出疑问,担心长期服用他汀药物会损害身体,增加药物副作用发生风险,实际上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他汀药物,发生药物副作不良反应的几率非常小,李先生属于不稳定型斑块,发生脑梗或心梗的可能性较大,需要长期服用他汀药物,在服用他汀药物期间需要定期检查指标。刚开始服用他汀药物要在1-2个月内进行一次复查,以后每半年至少要复查一次。

第1个月复查:持续服用他汀药物一个月后,医院复查,总胆固醇水平降至正常范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至2.6mmol/L,虽然LDL-C并没有达标,但明显降低,有利于不稳定型颈动脉斑块逆转;随后监测他汀药物的副作用,监测李先生转氨酶,检查结果并无出现异常,肌酸激酶也处于正常范围,监测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由此可见,李先生服用他汀药物一个月后并无出现肝损伤肌肉损伤以及血糖升高等副作用,LDL-C并未达到目标水平,为了更快达到目标水平,李先生需保持健康饮食,坚持少吸烟少喝酒。李先生下次复查应在三个月后

第4个月复查:服用他汀药物四个月后李先生进行第二次复查,在此期间李先生严格控制饮食,以低盐低脂清淡饮食为主,同时加强锻炼,也做到了少吸烟少喝酒。监测血脂以达到正常范围,LDL-C降至1.6mmol/L,达到目标水平,随后监测肝功能,监测转氨酶并无发现升高现象,也无恶心和腹部不适症状,检查结果显示李先生并未发生肝损伤现象。

随后监测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处于正常范围,李先生并未发现肌肉损伤这一副作用,血糖也在正常范围内,虽然李先生已达到目标水平,但仍然需要定期复查,每半年到一年需复查一次。

第10个月复查:服用他汀药物十个月后,李先生进行第三次复查,这几个月李先生严格保持健康饮食,坚持体育锻炼,而且已经完全戒烟戒酒。复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且LDL-C已降至1.5mmol/L。随后进行超声血管检查,血管斑块表面已成光滑状态,不稳定型颈动脉斑块有向稳定型斑块转变的迹象。

李先生向我们询问,已经达到目标水平了他汀药物是否能够停用或减少药量。李先生心血管疾病风险还是较大,仍然需要坚持服用他汀药物,将LDL-C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有利于颈动脉斑块稳定,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五年后李先生再次复查:监测肝功能当中的转氨酶,谷丙转氨酶为28IU/L,谷草转氨酶为25IU/L,均在正常范围内,李先生并未出现肝功能损伤的现象,监测血脂均在正常范围内,LDL-C稳定保持在1.5mmol/L左右,复查肌酸激酶在正常范围内,监测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通过超声血管检查,观察颈动脉血管腔内的斑块,斑块也完全转化为稳定斑块;通过长时间服用他汀有效降低了颈动脉斑块风险,有效提高李先生生活质量。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颈动脉斑块以及他汀药物。

他汀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作用:他汀药物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疾病,能够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尤其是对LDL-C的调节作用,李先生发生颈动脉斑块与LDL-C过高密切相关,因此稳定颈动脉斑块需要保证LDL-C处于较低水平,通过服用他汀药物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血脂。他汀药物不仅能够降低LDL-C,还能有效降低总胆固醇含量。

除此之外还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他汀药物能够有效防止血管内膜纤维化增生,血管内膜纤维化增生会导致血管腔狭窄,他汀药物能够有效预防血管内膜表面的平滑肌增生,有利于提高血管弹性,除此之外,他汀药物还能防止血小板聚集,有效避免血栓形成,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正是因为这些作用,他汀药物常用来稳定斑块。使用他汀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多疗程较长,因此许多患者担心他汀药物的副作用,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他汀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副作用:他汀药物的副作用多数与使用剂量有关,包括正常使用范围,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发生。他定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肌肉损伤,肝脏损伤,血糖异常,胃肠道消化不良,头晕,皮肤潮红等,其中肌肉损伤主要以肌炎,横纹肌溶解为主,主要表现为肌肉功能下降,肌肉不明原因疼痛,肌肉易发生痉挛,发生肌肉损伤后通过检查能明显看出肌酸激酶升高,如果肌酸激酶超过正常范围,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或停用。

他汀药物属于亲脂性药物,这类药物主要通过肝脏代谢,通过肝脏当中的CYP3A4酶进行分解和代谢,过量使用他汀药物会增加肝脏代谢的负担,肝脏内的代谢酶有限,当代谢酶没无法将药物完全分解,诱发肝脏合成代谢酶,长时间就会导致药物性肝脏损伤。

发生肝脏损伤会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肝酶水平升高的现象,一旦发生血清转氨酶和肝酶增高现象,一般情况认为转氨酶持续升高或超过正常值上限三倍以上应立即减低使用剂量或停止用药,我们出现这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他汀药物。

他汀药物会对糖化血红蛋白,糖耐量有一定影响,过量使用他汀药物可能会导致高血糖现象或糖耐量异常,他汀药物会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进而影响血糖变化。我们在使用他汀药物时出现血糖升高现象,医院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增减药物,出现血糖控制恶化的情况应及时停药。

除了以上副作用,他汀药物还会导致胃肠道消化不良,出现消化道不适时排除其他原因,应及时与主治医生联系,查看是否是由他汀药物造成的。在使用他汀药物期间应定时检查药物副作用。

常吃他汀需要定期复查这些指标

1.肝功能

他汀药物会造成肝脏损伤,肝脏损伤易被机体察觉,早期肝脏损伤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医院定期检查肝功能指标,查看肝功能是否正常,主要检查转氨酶指标为主。一般开始服用他汀药物4-8周应复查肝功能,转氨酶超过正常值三倍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减量或停药,后期使用他汀药物应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肝功能。

2.肌酸激酶

这指标主要针对肌肉损伤,他汀药物会造成肌肉损伤,因此我们还需定期检查是否发生这一副作用,服用他汀药物出现肌肉损伤后会出现肌肉疼痛或肌肉无力等症状,如果我们出现这种症状,医院检查肌酸激酶。

一般建议服用他汀药物4-8周进行一次检查,后期使用他汀药物仍然需要定期复查,复查频率以半年至一年为主,肌酸激酶异常患者复查频率应保持在三个月。

3.血糖

他汀药物会造成血糖异常,因此我们可以定期监测血糖值,患者可自行通过血糖仪自测血糖。出现血糖升高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医院查糖耐量和糖化血红蛋白。出现严重血糖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停药。

除了监测他汀药物副作用,我们还需监测血脂,通过监测血脂能够有效推动治疗方案调整,必要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血管超声检查,观察血管腔内斑块性状,有利于帮助我们降低心血管发生风险。他汀发生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几率很低,我们只要遵医嘱按量服用,一般不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上面提到的李先生因颈动脉斑块吃了5年他汀,多次检查化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并没有发生肝功能损伤,肌肉损伤,血糖异常等他汀药物副作用,通过他汀药物李先生的不稳定型颈动脉斑块最终转化为稳定型颈动脉斑块,大幅度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有效提高了李先生,让李先生一样患有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他汀药物。

参考文献:

张红霞,田凤兰.超微血管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31(05):-.

颈动脉斑块三维超声参数预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发生的临床价值[J].孟祥安,胡金雅,张淑婧,穆斌,杨肖肖.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08)

颈动脉斑块灰阶中位数与脑血管常见危险因素的关系[J].周婷,叶思婷,孟令萃,张建兴.中国医药指南.(24)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J].ChineseDiabetesSociety;.中国实用内科杂志.(04)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