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天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日常做到7不 [复制链接]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是居高不下。主要原因是与自身的生活习惯和长期压力生活导致的。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来说,夏天是比较容易发病或者是死亡的。因为当气温升高,心脑血管的负担就会增加,所以在夏天人们一定不得放松。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在夏天要做到“7不要”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1、不得擅自停药

心脑血管属于一种慢性疾病,而且其与高血压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无论在任何季节,都不应该自己乱停药物,应该按时遵照医嘱定时服用药物。当自己身体出现一些情况的时候,医院做相关检查,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到了夏天,人们的饮食也开始丰富起来,各种小食夜宵吃起来,很多人喜欢吃小龙虾,各种烤串,这些重口味的食物,但是长期吃就会导致体内血液变得黏稠在血管内,形成血栓,很容易造成心脑血管出现淤堵的情况。

所以建议人们饮食要保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3、不要大口喝水

夏天人们很容易出汗,这样会导致体液丢失,很容易形成血管缩减。如果这个时候大量的喝水,既补充了水分的同时还会给自己的血管造成压力。使体内的血容量骤然增多,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对于血管脆弱的老年人来说,很容易造成心血管风险,所以正确的应该是小口慢饮。

4、不要晨练

很多人觉得晨练是非常健康的,但是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早上晨练可能是他们的魔鬼时间。因为早上各个细胞还没有完全复活,如果这个时候大量的运动可能就会增加心脑血管的患病率,所以建议老年人要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不要在早上4:00~7:00之间进行锻炼。如果想要锻炼的老年人可以把时间调后改为晚饭后一小时进行合理的运动。

5、出汗后冲凉水澡

夏季温度很高这个时候人体的温度也会很高会很出很多的汗,这个时候很多人喜欢冲冷水澡,但是突然让身体感受凉意,就会导致血管极度收缩,导致血管压力增加,进而会形成血栓严重的还会出现心肌梗死危及自己的生命。

正确的方法就是先将自己身上的汗液擦干,然后休息10~15分钟,再进行冲温水澡。

6、不要烦躁

这里所说的烦躁就是夏天气温高,很容易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暴躁,同时使交感神经变得兴奋,如果人一旦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就会导致情绪波动,知识血压升高有可能就一不小心出现脑血管破裂,所以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于情绪不稳定的人来说,可以聆听一些轻音乐来舒缓自己暴躁的心情。

7、不要长期吹空调

其实在夏天就是一个炎热的季节,能够发汗让体内的湿气排出。但是现在生活水平变得提高了,人们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就会使身体处于一种常温状态,如果吹得过凉的话,就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使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严重的话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吹空调一定要适度适当的去户外活动,这样才能够让体内的湿气排出,同时减少血管收缩,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