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亳医新技术神经外科成功应用脑血管搭桥 [复制链接]

1#
医院订阅哦

年4月11日,经充分术前准备,神经外科孙*主任、张玉磊主治医师、朱旗海主治医师及焦伟博士神经外科手术团队与麻醉科刘伟主任、阚清芳医师及手术室护理团队共同配合,运用显微镜及精密器械,成功开展一例脑血管搭桥手术治疗颅内大血管重度狭窄。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自觉头晕、下肢乏力等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

神经外科颅内外血管搭桥是神经外科的经典术式,我院神经外科运用该术式开展多种脑血管疾病(烟雾病、颈内动脉慢性闭塞、颅内血管狭窄)、颅底肿瘤及颅内复杂动脉瘤手术治疗10余例,该手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全市缺血性脑血管病复杂、高端手术治疗空白,标志着我院神经外科在脑血管病诊疗与复杂手术方面迈上新台阶。

病历分享

茹女士,62岁,平素身体健康,5年前诊断有高血压,平素规律服药,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年7月因急性脑梗死入住我院,经治疗后顺利出院,未留后遗症。年2月份以来,患者时有双下肢乏力、头晕,偶尔有眼前发黑且频繁发作,遂至我院神经外科就诊。我院磁共振血管造影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鉴于大脑中动脉供应一侧大脑半球2/3-3/4的血流,而M1段是大脑中动脉的起始段,M1段重度狭窄会增加脑梗死的风险,严重者会危及性命。

正常情况下,在脑组织及头皮血管网络中,存在一些颅内外血管相互沟通的“友谊”,使得一些患者即便出现供应脑组织的血管狭窄,血流代偿也能够满足脑组织的代谢需要;相反,如果“友谊”小船不存在,那出现脑卒中的风险就要大大增加。

茹女士住院后,由神经外科医师行DSA脑血管造影(DSA是评价、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能够提供血流的动态信息,明确是否有其他血管进行代偿等)进一步评估颅内血管的情况。经DSA检查,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且没有血管代偿(图3)。

为准确地评估相应脑组织区域的血流量等指标,神经外科和影像中心实施了CT灌注检查:发现相较于左侧脑组织,右侧脑组织的重要区域能够获得的血流量明显下降、灌注时间延长(图4)。

经分析,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导致右侧大脑半球处于一个持续缺血的状态,这也是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症状的关键原因。考虑患者病情,随时有可能由于血压、情绪、运动状态等改变导致血流中断,引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会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脑组织是中枢,代谢活跃,血流量大,对缺血缺氧敏感,首要改善缺血状态。经全科集体讨论与认真研究,应用脑血管搭桥手术重建颅内外血管间的“小船”即可,用颅外头皮的血管和血流,既能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状态,又不会对头皮造成影响,同时是自体组织,不会产生排异,也无需另外服用抗凝药物防止血栓形成,一举数得。经与患方沟通,最终同意该项手术方案。

来源丨宣传科

编辑丨办公室(何甜)

医院

邮箱:bzsrmyybgs

sina.cn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