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血脂一定要少吃肉心脑血管疾病治疗9大 [复制链接]

1#

据统计,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因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死亡近万人。心脑血管患者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认知上的误区。问题给大家解答下。

1.血脂为什么会高?


  有的患者常问我:“我父母血脂都不高,我自己也挺瘦的,为什么会出现高血脂?”在我看来,血脂异常的机制有三种。第一种是吃出来的高血脂。主要和饮食油腻有关。第二种是“气”出来的高血脂。这个气不是指生气,而是因为精神情志(焦虑、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抑郁、熬夜)因素导致的紊乱。中医认为,长期的不良情绪会影响肝(肝是主疏畅气机的),肝又影响到脾胃,运化不够就导致“垃圾”沉积在体内,导致代谢疾病。第三种是老出来的高血脂。年轻时血脂控制得很好,但随着年龄增长,体内代谢变慢,脏器衰退,血脂升高。

2.高血脂的饮食管理就是少吃肉吗?


  高血脂是分型的,因此饮食控制的关键点也不太一样。如果血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则为高胆固醇血症。这类人要少吃油腻食物及无鳞鱼、鸡蛋*、蟹*鱼子等高胆固醇食品。如果甘油三酯升高,除了少摄入油腻的肉类外,很重要的是控制主食和甜食,这些物质会在体内转化为甘油三酯。此外还要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单靠控制饮食,不运动,很难降低甘油三酯。第三类是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这类患者第一要戒烟,抽烟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第二,适当、规律的运动,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第三可以少量喝些葡萄酒,葡萄皮里的白藜芦醇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3.血脂化验结果正常为啥吃降脂药?


  血脂对人体的危害,在不同人身上是不同的,如果你是高危人群,同一个血脂数值对你的危害可能比没有危险因素的人大得多。医院出示的血脂化验单后面只有一个正常值,比如低密度脂蛋白就是小于3.3,老百姓一看自己是2.8,就觉得不应该吃降脂药。医院已经把血脂化验单细分了,根据危险分层给出相应的界值,越危险的人血脂标准越严苛。如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属于极高危人群,未来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他们的低密度脂蛋白往往要控制在2.07以下(80毫克/分升)。

4.降脂药会不会伤肝伤肾,血脂正常后就可以停药吗?


  西药降脂效果快,比如我们最常用的他汀类,主要作用在肝脏,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发挥作用的同时,有些人的转氨酶会有轻度升高,这是吃药的正常反应,不要过度紧张,如果因为不必要的顾虑停药,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只有极少数患者转氨酶升高到界值以上医生才会建议停药。


  早期轻微的血脂异常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适当运动、控制饮食的辅助下,有些人血脂可以恢复正常,我会帮着他们把降脂药停下来,必要时给他们加一些中药的代茶饮。但对一些高危患者,血脂很高或已明确诊断为心脑血管疾病,应该坚持长期服用降脂药,能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忌吃吃停停,突然停药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是很大的。

5.血管中粥样硬化斑块可以消掉吗,血管狭窄不重就不用担心了?


  我听到很多不负责任的保健品和药物宣传,说通过吃药能打通血管,消掉斑块。客观来讲,早期血管内膜稍有增厚或是轻度斑块,通过吃药和改善生活方式,可以消减。但当斑块已经形成一定的大小,血管造成狭窄,单纯靠药物完全消掉斑块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长期吃药可以起到延缓斑块发展、稳定斑块的作用,减少斑块破裂成血栓的风险。如果斑块很严重,血管狭窄超过90%,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时,可以通过放支架,有效保障血流畅通。


  近年来,研究发现7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血管狭窄小于50%。因此,即使查出血管狭窄不严重也不能掉以轻心,也需要服降脂药,稳定斑块,同时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6.体检时心电图发现ST-T改变,是不是心肌缺血或冠心病?心电图正常是不是就代表心脏没问题?


  过去,医院发现心电图有ST-T改变,就给老百姓盖上冠心病的帽子。实际上ST-T改变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变化,并不等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肥厚、更年期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等都会出现ST-T改变,只有冠心病发作时的心电图ST-T下移对诊断才有意义。


  很多时候,即使患者是冠心病,只要没有发作,心电图也有可能是正常的。因此,心电图正常不等于没有心脏病。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上楼、爬坡时,突然觉得胸口疼痛,或者嗓子发紧,迫使你必须停下来歇一会儿,休息一两分钟,症状消失,这是非常典型的冠心病、心绞痛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心血管科就诊。

7.高血压降到多少合适?


  一般情况下,血压应该降到/90毫米汞柱以下,60岁以上的老年人降到/90毫米汞柱以下。有些老年人颈动脉斑块堵塞血管超过50%,这类病人不能降得太低,否则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所以降压标准非常个体化,需要因人而异。

8.降压药到底什么时候吃最好?


  通常情况下血压有两个高峰,早上7~9点,下午2~4点,不同的人不太一样。一般情况下,降压药早上吃比较好,可以把白天的峰值尽可能压住。有些患者习惯早饭后吃降压药,此时血压高峰值过去了,已经向下走了,容易造成餐后血压更低,而前面的高峰没有压住。我建议患者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先把降压药吃上,过一会儿再起床洗漱。临床治疗是非常个体化的,鉴于每个人的血压情况不一样,最好做一个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评估一下自己的血压节律,在医生的建议下决定吃药时间。

9.可以按别人的降压经验服药吗?降压药吃一段时间就得换吗?


  千万不能依照别人的降压药经验吃药。因为不同的人用药是不一样的,比如受体阻滞剂是减慢心率的,心率快的人适合,心率慢的人吃了,尤其是老年人,会非常危险,所以服药前一定要看医生,包括减药、停药、换药时,都要征求医生的意见。有些人喜欢经常换药,其实只要能找到比较理想的药物,可以长期吃。除非降压效果不好或副作用太大,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换药。


  给心血管患者的4条温馨提示


  一、注意保暖。老年患者外出时应准备足够的御寒衣物,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最好保持室内比室外高8℃。空调每次开2个多小时就应开窗通气。


  二、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高盐食物和过度进补。每日动物脂肪不超过脂肪总量9%。多吃富含钾盐、镁盐、维生素类的瓜果蔬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青菜、水果等,摄入适当的人体所需的蛋白质。


  三、适量锻炼。选择在阳光充足时锻炼,运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老年人最好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不太激烈的运动。


  四、不可随意停药。定时测量血压,定期复诊,出现持久胸闷、胸痛、头昏脑涨等症状时,医院就诊。避免过于激动,稳定情绪可以防止血压波动,预防心肌梗死、脑中风的发生。

早早发现心脑监测预警服务

通过建立佩戴者心率、血压、血氧个人数据模型及数据动态趋势,实时分析比对心梗、脑卒中疾病模型,提示佩戴者潜在疾病风险。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建立佩戴者心率、血压、血氧个人数据模型及数据动态趋势,实时分析比对心梗、脑卒中疾病模型,若有异常变化数据,人工智能算法能够敏锐地从变化数据中找到异常的蛛丝马迹,及时提供健康风险预警。

健康风险预警服务

运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先技术,在用户身体异常前提前9天通过APP告知用户疾病风险,提前5天客服电话通知用户和家属,提前24小时专人跟进免费提供急救服务。

每天一份健康报告

综合心率、血压、血氧等体征数据变化,直观呈现用户生命体征波动状态,根据连续生命体征数据异常波动、睡眠质量等多维度场景化健康风险评估,帮助用户建立更加规律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子女依然可以随时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通过早早早发现APP用户可以了解家人健康状况、设置用药/测血糖提醒。时刻关怀,贴心守候,为您的家人提供最真实的温暖。

想拥有早早发现心脑监测预警服务吗?

点击或复制此链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