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到来,天气变得寒凉,是心血管病患者的高发期,因为寒凉的天气会导致机体环境改变,血流的速度也会有所改变。因此,在冬季一定要做好预防心血管病的工作。
尤其是下面的这6个事项,一定要注意:
1、注意保暖
天气寒冷容易导致血管收缩、痉挛,引起心血管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梗死。建议室内温度最好在18~25℃,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房间要经常通风。避免迎风急走,同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添衣服。
2、控制洗澡时间
冬天大家在洗澡的时候通常温度是很高的,其实这并不建议,如果老年人使用过热的水来洗澡那么对于身体来说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
另外,洗澡的时候也是不适宜过长的,时间一长,水温过高浴室里面的水蒸气就会过多,导致缺氧,老年人非常容易因为氧气不足引起心脑血血疾病的发作,所以说冬天洗澡尽量控制在十几分钟左右。
3、早上不要太早出门
到了冬季,早晨的室外温度是比较低,特别容易受到外邪的入侵,增加了患上咳嗽以及感冒的几率,甚至会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意外。
冬季早晨太阳没有出来之前,空气中的含氧量非常低,过早锻炼会导致血液供氧气不足,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要做到早睡晚起,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进行户外活动。
4、合理健康饮食,不要盲目进补
饮食要清淡,尽量减少膳食中的盐含量。多吃富含钾盐、镁盐、维生素类的新鲜瓜果蔬菜。对于心血管患者,切勿盲目进补。
5、适量锻炼
持之以恒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脏功能,不要因为天气寒冷,而久卧不动。
心脏不好的人建议出太阳后进行运动,运动强度要适当,最好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需要提醒的是,运动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6、多喝水
喝水这件事情,相信不少人已经听得不耐烦了,但身体的水分含量与血液的凝聚是非常相关的,当血液比较粘稠的时候,更容易诱发风险。
身体对缺水的感觉并不灵敏,年轻人在身体失水2%时才会有明显口渴,老人会更加不敏感,而在你感觉到口渴之前,身体已经开始因为缺水而发生了改变。
所以,就算在冬天,出汗少,也一定要记得多喝水。
#健康科普大赛##老年健康##长城心血管健康周#
小病慢病[不排队]名医专家护健康;康爱多首发线上服务,阵容强大,专业广泛;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在线咨询您的医生!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