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
发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
目前我国整体人群的患病率高达30%
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近年来有明显提高
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
分别达51.6%、45.8%和16.8%
本期节目嘉宾:
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万浩鹏
血压的正常值是多少?
高血压的标准有三个,即诊室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
我们常说的高血压收缩压≥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90毫米汞柱,是说的诊室血压。
如果家庭自测血压收缩压≥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85毫米汞柱,也属于高血压。
24小时动态血压是依靠仪器来监测24小时的血压值,高血压的标准是24小时平均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80毫米汞柱,或者白天清醒状态时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85毫米汞柱,或者夜晚睡眠状态时收缩压≥毫米汞柱,舒张压≥70毫米汞柱。
一次测量血压高就是高血压了吗?
确诊高血压通常需要2-3次诊室血压测量,依据血压水平,通常间隔1~4周进行2-3次随访。如果血压收缩压≥毫米汞柱,或者舒张压≥毫米汞柱,并且有患心血管疾病(CVD)的证据,也可根据单次诊室血压测量结果做出诊断。
为什么每次血压测量的数值变化特别大?
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如下:
环境:选择安静舒适的环境;测量前30分钟避免吸烟、摄入咖啡因及运动;排空膀胱;静坐、放松3~5分钟;测量前、测量时以及两次测量之间避免交谈。
体位(坐姿):手臂置于桌上,上臂中点与心脏水平;背靠椅背;双腿不交叉、双脚平放于地板上。
设备:尽量使用经过国际认证的上臂式袖带电子血压计;袖带根据被测者的手臂周长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
方法:每次连续测量3次,每次间隔1分钟,计算最后2次测量的平均值,如果第一次测量的血压值/85毫米汞柱,则不需要再进行测量。
高血压的常见发病原因有哪些?
高血压的常见发病危险因素有如下几点。
一是遗传,部分高血压患者具有家族性发病特点;
二是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发病率明显增加,这可能与血管硬化以及各脏器功能衰减等有关;
三是不良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主要包括:高钠、低钾饮食;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吸烟;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糖尿病、血脂异常、大气污染等。
高血压能否停药?
首先,降压药物的治疗不是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来调整用药的,而是根据血压值来调整用药的,血压高低与症状没有必然的联系,大多数高血压没有症状,但是危害却很大。
其次,血压控制良好,往往是因为口服降压药的关系,一旦停用降压药,血压就会升高,所以绝大部分患者的降压药不能停用。
但是也有小部分高血压患者是可以减少,甚至停用降压药的。比如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去除高血压的诱因后,血压慢慢下降,就可以根据血压情况减少甚至停用降压药。还有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多种原因血压逐渐降低,甚至出现低血压的表现,这个时候也需要减少甚至停用降压药。
是否能够减少,或者停用降压药物,医院咨询专业高血压医师,根据专业医师的建议再做决定,不要自己随意增加、减少甚至停用降压药。
别人吃的降压药效果好,我是否也可以吃?
由于年龄不同、血压的高低不同、不同个体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不同、是否有心、脑、肾等脏器功能的损害等等各种因素,都决定了高血压的治疗必须坚持个性化的原则,而不是模仿别人用药。
还有些高血压患者经常担心服用某个降压药一段时间后会产生耐药,导致血压控制不好。其实降压药并不存在耐药的说法,有些患者服用一段时间的降压药后血压控制不好,是因为其它原因导致血压出现波动,并不是对降压药的耐药。
频繁更换降压药会导致血压波动,不利于身体健康。一般在血压控制不好、药物副作用明显或者有更合适的降压药时才考虑换药。
年轻人会得高血压病吗?
现在年轻人的高血压患病率有升高趋势。所以年轻人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