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高血压患者容易得冠心病调理应该怎么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那里最好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yufangbaojian/36669.html

高血压和冠心病都是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上很常见,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部分患者还存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情况,这类患者的治疗难度相对会更大。

高血压和冠心病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两者也可互为危险因素。而高血压导致冠心病的机制可能有:

①高血压诱导心肌和血管结构发生改变

原发性高血压较为常见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左心室肥厚,有研究者发现,在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病例中,约有半数的人伴有左心室肥厚,且这类患者的5年死亡率较不伴有左心室肥厚的高。如果抗高血压治疗可逆转左心室肥厚的情况,那么发生心血管意外的可能性也会下降。

另外,高血压患者的冠脉舒张期储备也会下降,即冠脉系统最大扩张时血流量与静息时血流量之比有所下降,而这可能会直接导致心肌缺血的情况发生。这一现象可能与过度的压力负荷诱导的心肌结构及功能的异常、血管结构及功能异常等有关。

②内皮功能失调

内皮细胞会释放一些物质进入血管壁和血液,从而调控血管张力,其中,一氧化氮(NO)是L-精氨酸在NO合成酶作用下由内皮细胞合成的,是最重要的内皮细胞衍生因子,可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来调控血压,并调节其他物质的释放以保持心血管的动态平衡。如果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则NO的活性会下降,从而影响对血管的舒张作用。

内皮细胞受损而出现功能异常后,不仅会释放过多的血管收缩因子,还会释放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分化造成影响的其他物质,这是冠状动脉疾病早期的重要发病机制。内皮功能失调也会导致高血压患者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所导致的血流下降更为敏感。

③胰岛素抵抗

高血压不仅是血流异常的疾病,也是机体代谢紊乱性疾病。高血压患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而胰岛素抵抗可引致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下降、肥胖、脂质代谢紊乱等,这些也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胰岛素抵抗的标志是高胰岛素水平,这也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报因子。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需要用药结合生活方式的干预

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临床上常用氨氯地平来进行治疗。这是一种降压药,属于钙离子拮抗剂,起到抑制血管收缩,促进其舒张的作用,从而发挥降压作用。但对于还合并有血脂异常的患者来说,氨氯地平的调控效果有所欠缺。

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一种复合制剂,由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钙组成,通过清除蓄积在血管内的脂肪而起到降血脂的作用。该药对于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更为明显,其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

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患者应做到合理用药。例如,需要坚持长期、按时按量用药,外出时也最好随身携带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定期测量血压,监测血压的变化,以评估药物疗效和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还有,要注重自我保健,如合理饮食,严格控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尤其是老年患者。另外,适当地增加钙、钾、优质蛋白等营养成分的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其所含有的纤维对控制血压有一定的作用。

再者,限制酒精的摄入,最好是戒酒。适量的酒精有助促进血压循环,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但过量饮酒会兴奋交感神经,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还应保持适度的运动锻炼,有氧运动有助控制血压。具体的运动方式、频率以及强度要视患者的情况而定,例如年轻患者可以选择慢跑,而老年患者则可以选择太极拳等。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否则血压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易诱发心血管不良事件。

最后,保持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心态,避免出现大喜大悲等的情绪波动的情况。

结语

高血压除了会诱发冠心病外,还可能会引起其他的心脑血管事件,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必须要保持血压的稳定,用药、生活方式的干预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有助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对于已经合并有冠心病等其他疾病的患者来说,更应做好相关的治疗和干预措施,以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高血压#

参考资料:

[1]李淑梅,钟世顺,张远慧,等.高血压和冠心病关系的研究动向[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2(1):4-7.

[2]冯丽芳.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6(6):58-59,62.

[3]陈健勇,彭奋飞,曾永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合理用药[J].中国医药指南,,10(7):-.

[4]黄红初.浅谈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降压治疗[J].中外医学研究,(19):-.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