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报告到底怎么看呢?当拿到体检报告时相信很多非医学出身的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本文将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并结合相关指标进行解读体重指数(BMI)是通过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计算得来,用于评价人体的营养状况、胖瘦程度或身体发育水平。中国成年人体重指数在18.5~23.9kg/m2内属正常范围,24.0~27.9kg/m2表示超重,高于27.9kg/m2表示人体可能处于肥胖状态。根据最新数据,目前中国的成人中已经有超过1/2的人超重或肥胖,全国已经有6亿人超重和肥胖,这个数字在全球是第一位。科学界反复证实,超重和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收缩压/舒张压:正常血压收缩压小于mmHg和舒张压小于80mmHg。高血压定义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7.5%,也就是大约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压患者,患病人数约为2.45亿。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主要并发症有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脏病等,这些并发症大多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心脏是一个重要的器官,像一个电动血泵一样维持身体的血液循环。常规心电图检测可以反映心脏电的活动,从而帮助诊断心律失常,评估心肌缺血等情况。因此,当怀疑有心脏疾病时,首先会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测。但心电图也不是万能的,心电图正常≠心脏健康,如果日常有明显的心脏不适等症状,即使心电图正常,也需要到心内科做进一步检查,以防潜在的风险。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几乎是人人都会发生的,只是发生有早有晚,发展有快有慢,发展部位不同。颈动脉彩超不仅能清晰显示血管内中膜是否增厚、有无斑块形成、斑块形成的部位、大小、是否有血管狭窄及狭窄程度、有无闭塞等详细情况,还能对检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进行分析。以下人群应作为颈动脉超声的重点检查对象:1.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糖尿病风险人群;2.吸烟、超重、肥胖等高风险人群;3.心血管综合风险评估为中度风险以上人群;4.其他中年及中年以上适宜人群。血常规中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小板计数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贫血会导致组织缺氧,对心脏和脑组织的影响尤为明显,严重时可能导致贫血性心脏病。相反,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增加会提高血液的粘稠度和血压,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血小板计数的明显升高会增加血管内血栓形成的几率,从而增加脑卒中和心梗的风险。因此,红细胞、血红蛋白过高或过低以及血小板计数的增加对人体心血管健康都是很大的威胁。心脑血管病患者往往同时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这些疾病会损害肾脏并导致蛋白尿。此外,药物治疗也可能对肾脏产生影响。因此,检测尿常规对于了解肾脏是否受到损害是非常必要的。血脂四项是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当这些指标异常升高或降低时,就称为血脂异常。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特别容易混淆的两种。LDL-C被称为“坏胆固醇”,因为它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血管疾病。因此,降低LDL-C水平可以保护心血管健康。HDL-C被称为“好胆固醇”,因为它对低密度脂蛋白有分解代谢作用,有利于保护血管。因此,提高HDL-C水平可以进一步保护心血管健康。正常人的血糖水平是相对恒定的,依赖于肝脏和内分泌激素的调节。然而,当调节因素出现障碍时,血糖可能会出现升高或降低,导致疾病的发生。在一般的体检中,通常只检测空腹血糖,要求受检者从晚餐后开始禁食,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进行抽血,即禁食至少8小时以上。空腹血糖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空腹时间过长、节食和饮水等,因此糖尿病的漏诊率相对较高。经颅多普勒检查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利用超声波穿透头部生理性孔道或颅骨较薄的部位,获取颅底主要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流生理参数,也被称作脑血流图。它能够早期发现脑血管疾病或存在脑血管疾病发病趋势的脑血管变化,并对脑血管病的发生及发展起到早期预警作用。指标正常,身体就一定健康吗?答案是否定的。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达到及格标准,因为有一些处于量变过程还未达到质变的功能性疾病,很可能检测不出。此时身体就处于亚健康状态,如果及时调整,会恢复健康,反之,则会加剧。指标不正常,也有可能是因为休息不好造成的。不要因为结果在范围内就产生轻视心理,也不要因为有些数据超范围而过度焦虑。因此提醒大家,务必正确看待体检报告,发现问题别紧张,做好就医、复查。且务必保存好每次的体检报告、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对于医生诊断有参考意义。#秋冬打卡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