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早期 https://m-mip.39.net/nk/mipso_4793210.html临床资料
基本信息
男,40岁。
主诉
突发眩晕5天,加重伴右上下肢无力2天。
现病史
5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有视物旋转,伴右上肢麻木。发病第2天,眩晕无明显好转,医院CT:疑基底动脉血栓形成,遂住院治疗,病情稍好转。期间CTA示:基底动脉增粗。2天前,患者感眩晕加重,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并右侧上下肢不能自主活动;复查CT:左侧脑桥可疑低密度影。经抗血小板等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故转入我院神经科进一步诊治。
既往史、个人史
高血压5年,吸烟15年(20支/日)。
体格检查
(阳性体征)精神疲倦,构音障碍;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右;右上肢肌力2级,右下肢肌力3级;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
影像学评估
CT
发病第2日
△发病第2天头颅CT平扫:基底动脉增粗迂曲,局部脑桥受压移位
CTA
发病第3日
△发病第3天头颅CTA: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
CT
发病第4日
△发病第4天头颅CT平扫:左侧脑桥低密度梗死,并见脑桥表面的迂曲增粗高密度基底动脉
DSA
发病第7日
△发病第7天DSA:典型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迂曲增粗的椎基底动脉内血液流动缓慢
发病第8天患者病情进展,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肌力3级)。
MRI
发病第9日
△发病第9天颅脑MRI:双侧脑桥下部急性脑梗死,以左侧为著;并见迂曲增粗的椎基底动脉内血流呈FLAIR高信号,T2WI等-高信号,提示血流缓慢紊乱
住院期间予以阿司匹林(mgQD)、阿托伐他汀(20mgQD)和降血压治疗,病情趋于稳定后转康复训练。
简要评析
1、青年脑梗死的病因有显著的异质性,本病例表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也是青年脑梗死的病因之一。
2、TCD研究表明延长扩张的椎基底动脉血流缓慢紊乱,动脉管壁所受的剪切力增高,诱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缓慢的紊乱血流亦容易形成血栓;延长迂曲的椎基底动脉使得其发出的穿支动脉收到牵拉应激;上述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脑梗死。
3、文献报道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和脑桥旁正中梗死具有相关性。本病例特殊之处在于,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首先引起左侧脑桥旁正中梗死;一周后病情进展,MRI提示双侧脑桥旁正中梗死。其机制可能是:局限性血栓蔓延,先后相继闭塞左侧和右侧脑桥穿支动脉开口。
4、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的治疗还不明确。抗栓药物是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发生缺血事件时的主要治疗;但抗血小板和抗凝孰优孰劣还不清楚。基于扩张迂曲血管内血流缓慢紊乱的病理生理特点,逻辑上来说,抗凝可能更有效。然而,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属相对少见疾病,难以进行大宗病例的临床研究。
原创作者/陈红兵
编辑/*欣怡
其他脑血管影像案例推荐脑出血张力性血肿动脉瘤所致的脑实质出血单纯皮质静脉血栓所致的脑叶出血老年MCA夹层所致脑出血合并蛛网……椎动脉起始部夹层动脉瘤药物治疗后愈合儿童前循环颅内动脉夹层影像学演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