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8日电(张馨心)做好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为何如此重要?近日,医院高血压中心副主任边波做客健康大讲堂时表示,针对心血管疾病,防大于治,做好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应合理把握时间窗,尽早管控危险因素。同时,提高对疾病的认知、更新健康理念也尤为重要。
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边波做客健康大讲堂
边波表示,心血管病有很多危险因素,尤其有许多可防控的因素。“如高血压、血脂高、吸烟、糖尿病、肥胖,如果我们能全面管控这五个危险因素,就能让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下降50%、60%,甚至高达到80%、90%。”边波认为,心血管病的暴发是突然的,但是积累的过程却有几十年,这几十年的时间是人们做好防控工作的时间窗,即“一级预防”。
目前,针对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研究,取得了哪些阶段性进展?边波介绍,医院推动做“全代谢疾病”的综合管理。“包括以肥胖为中心的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也包括由它们衍生的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慢性心脏疾病等一些疾病。”边波表示,其一,先搜集病人的基本信息。搜集病人的体重、肥胖程度、血压、血脂、血糖等基本数据。其二,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通过这些数据分析患者在未来患心脑血管病的风险。“评估后,根据现行学术指南对患者确定其治疗目标。我们会对患者的血压、血脂及目标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在其后的医疗过程中协同专业的医生共同完成,并进行随访调整。”边波表示,希望这些工作能管控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让其风险得到最大程度的管理,让心脑血管病得到切实的控制和降低。
此外,临床上有哪些减少心血管病负担的基础手段?边波介绍,临床中基础性的手段主要是药物化的手段。简而言之,对病人而言,改变生活方式,对医生而言,进行药物治疗管理。临床中基础性的手段主要还是药物治疗,如应用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高胆固醇的患者在使用,但是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其实也需要他汀类药物控制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对高危的病人或者已患心脑血管病的病人,我们需要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比如阿司匹林防止血栓的发生。临床上需根据实际情况,再分析其危险因素,按照现有的指南进行合理化的诊疗,不是“一刀切”的状态。
在生活中,人们应如何调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更好管理健康?边波认为,在整个心脑血管病管理中,针对病人的管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他表示,现在许多工作即便是谈一级预防,可能还是针对已患肥胖、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的患者,这个工作可以再往前管控,即防止其患有肥胖、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的疾病。可放在婴幼儿时期进行管理。我们希望加强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对合理的体重范围、饮食习惯、规律运动方式等有清晰认知,对其是一个终身获益的过程。
饮食方面,主要建议低盐饮食。中国整体饮食习惯整体偏咸,现在的饮食条件改善了,所以人们更偏向选择油腻的食物,导致肥胖的发生。营养膳食指南建议以蔬菜、水果、粗粮为基础的饮食,优质的蛋白质、少量脂肪、更少的糖和盐的组合,管控总热量及整体体重,这是合理的饮食结构。
运动方面,最简单的即“管住嘴、迈开腿”,管控体重,对心血管的一级预防非常重要。
另外,许多健康的理念也应更新。医学是一个科学,对于患者而言,有很多数据证实服药的作用利大于弊。我们希望病人能更科学地看待药物。
夏季炎热正当时,对于心血管病的患者,边波建议,在生活方式上,尽量减少温差。夏天天气较炎热,容易出汗,人们更爱待在空调房里,从空调房出来到户外温差较大,建议室内空调温度别太低,到室外需有一定的适应过程,不然血管的“一收一缩”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同时,建议及时补充水分,不要大量脱水,尤其对已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大量脱水很危险,血液浓缩容易导致血管堵塞。
在心血管疾病的管理上,边波认为最重要的是做到规律地服用药物。另外,需合理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的指标,并有规律的监测方案,了解到自己的状态。
同时,也可简单地学习一些健康知识。比如出现哪些胸部、脑部不适的时候应及时就医,以免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时措手不及,耽误最宝贵的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