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能不能治病,是近些年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认为中药“行”的,拿出了自己和身边人的例子,认为中药“不行”的,也有许多赞同的声音。直到年10月,世卫组织把中医列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相关的争论才低下去不少。但新的问题又来了,认为中药太贵,中医太黑的声音多起来了。
中药贵不贵,贵在哪里?要看具体参照系,有4条:
1、从纵向看,与过去相比,现在中药确实贵了很多,上世纪60至80年代每个村都有的赤脚医生,广泛使用中药,通常几分钱、几毛钱就能解决感冒、腹泻、发烧等常见问题,现在的中药动不动二三十元一副,元、元一副的不少见。
2、从横向看,与不同的病症所开中药相比,如果是病轻的,或小病后体虚恢复的,通常一剂几块、十几块就可以了,如果是治重病、慢病或含有贵重药材的,超过元一副的中药也很常见。
3、从内部看,传统的中药经方与中成药相比,中成药更贵一些。传统的中药经方大多有剂量,根据不同的病症表现加减化裁即可,连喝半个月不过两三百元。中成药调理同样的疾病,可能费用高出一截。
4、从外部看,与现代化学药相比,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在中药优势项目如缓解感冒发烧、解表发汗、调理失眠、肛肠痔瘘等方面,中药可能稍高一些;另一个是在肿瘤、急症、口腔、消炎等方面,中药有时连化学药的零头都算不上。
现代治疗疾病还有手术、检测和影像学设备等项目,中医主要靠灸、按、针等方面,费用与现代治疗根本不能比。
不过,即使现在单味中药价格猛涨,每副中药价格也水涨船高,但仍大致分为3个层次,以一个方子8—12味药材计算:
一是调理普通疾病,如消化不良、风寒风热等,用普通质量的药材,差不多10—30元以内一剂。
二是调理呼吸和消化系统的问题,因为用药多半需要炮制,差不多每剂在40—80元之间。
三是药方内有补益类药材,或有动物药、虫类药,价格就高了,普遍每剂在—元以上,甚至更高。
总的来说,各地的中药价钱不一,药方剂量略有不同,价格浮动较大,但通常一副中药不超过当地平常一顿餐费,就是合理的。
中医对药方的君臣佐使排布、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和计量,使用时相畏相杀等非常在意,有“药过十三、大夫不沾;药过十八,大夫该杀”的古训,即药方的剂量讲究专精,不太提倡超过二十味药的大方子,至于三十味以上的超大方,比较罕见。
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元一副的中药,里面大概率包含了贵重的补益药、动物类或虫类药,相当于中药方剂里的“豪华套装”。
中医的传世名方,大多数药方在15味以下,只有不到5%的药方超过20味,体现中医“悬壶济世”和“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天下无病人”的传承和胸怀。
问题是,如果现代中医经常开出一副元的中药,算不算“黑中医”,他从药费中拿了多少钱?
影响一副中药价格的因素很多,客观因素有药材种收和炮制因素、道地药材产地因素、生长周期因素、处方选药因素、终端流通因素等,主观因素有资本的介入程度、中医的个人品行等。
元一副的中药,医院比较少见,但在私人诊所、药店可能就比较多了。
如果是药店的坐诊中医开的药方,元一副的中药,医生通常赚50—70元,药店赚50元左右,其它的是中药的基础价格;如果是私人诊所中医开处方,患者自行到药店抓药,药店通常赚20—40元,中医赚50元以上。
如果是《伤寒论》里的常见病症,有时20元一副的中药就能解难除厄,连喝两到三剂能恢复如初;如果中医动不动开出元的贵重方剂,里面应该是加了贵重补药,实际上用不用都差不多。
而现代化学药价格会透明一些,如果需求量大、生产线成熟,而且是仿制药,单品的价格是很低的,利润约10%左右,通常不超20%。如果是新药,而且是热门领域像肿瘤、妇科、心脑血管、骨科等用药,或需求量小众的药,价格则比较高,利润翻几番。
所以,一副元的中药,虽然是药方里的“贵族”,但还是有很多门道的。其实,与其关心中药的价格,更需要在意中药的疗效。如果中药喝多了没有效果,或者病情没有明显改善,这个钱就是白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