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走进名科室,我们来到了中医院,这所原本为国家领导人和外国驻华使节提供医疗服务的“御医殿堂”,如今早已成为普通市民求医问药的热选。在心内一科医生们一番讲解之后,我医院这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更体会到心血管学科在心血管治疗方面的一些特色及优势所在。
医院的中医心血管治疗中心,在京城可谓名气非同寻常。
病床使用率连续3年多保持在%左右,危重患者的诊治率达60%以上,诊断治疗符合率达99%以上,有效和显效率达90%以上,无一不在说明着医院心血管学科的不凡。
从小门诊到专科中心
医院心血管中心目前有心血管普通病房、心血管监护病房、心血管实验室、心脏功能检查室和心脏病介入中心等多个职能部门。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医院心血管中心这样大的规模以及其在学术、临床上的领先水平,也是历经万火锤炼才始得真金的。
其实,医院在年创建的时候并没有心血管科。“那时候,医院作为当时医院,只设有内、外、妇、儿、针灸、口腔、眼、耳鼻喉、放射等基本科室。直到年才成立了心血管科,但那时也只有单一的心血管病房(即现在的心内一科)和门诊而已”,心血管一科原主任苗阳介绍,“我来的时候,心血管科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了。”苗主任自年12月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之后,便来到了医院心血管科,在她看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是应该铭刻到心底的,对患者而言,应该享受的是发展的成果和真诚的服务。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医院心血管科不断发展壮大,接诊病人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科室功能也越来越全面,逐步规划出来病房、介入中心、实验室等几大功能区域,然而无论是在行*管理还是经济管理方面,对不同功能区的统一管理却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反而制约了各区域的发展。于是,各大功能区域实行了独立管理,各司其职。年12月心血管中心正式成立,几大功能区统一归至心血管中心的大旗之下。年,中心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中医心血管病重点学科和临床专病中心建设单位。
目前,医院心血管中心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7名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95%以上医疗人员具备硕士学历,50%以上医疗人员具有博士学历,中心的规模及职能都给人们一种类似于“医院”的感觉。
以科研为导向的发展
”科研兴院、科研兴科“。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是提高临床医师高素质的重要涂经。
心血管科近十年来,尤其是在陈可冀院士的领导下,在冠心病方面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苗主任说。医院心内一科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脂血症、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诊疗方面已形成了自己的中西医结合优势和特色。
“我们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水平在行业内处于一个领先地位,同时还在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方面发展自己的特色,我们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专。同时,我们还很重视人才梯队的建设,培养了一批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让学科得以持续的发展下去”。
在学术发展方面,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及医院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在学科带头人、中心主任陈可冀院士及各位名老专家的领导下,全体医护人员艰苦创业,坚持以临床医疗为核心,以人才梯队建设为学科持续发展的支撑,围绕心血管重大疾病开展临床和应用基础的研究,几十年坚持不懈,中西医疗效优势互补,终于在临床医疗、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皆取得长足的进步。
近五年来,围绕心血管领域的重大疾病,心内一科相继承担了“十五”、“十一五”国家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慢性心功能不全、稳定和消减动脉粥样硬化(AS)不稳定斑块等方面,皆取得重大成果,相继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2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其它各种奖项10余项。
“过去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付出所取得的一些成果沉淀,给我们奠定了同行业内无法比拟的优势平台”,心内一科一位主任医师表示,“虽然目前的中医还比不上西医的发展速度,但是近几年来中医系统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医疗机构的设置方面都在快速发展着,当然这与国家宽松的支持*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