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六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
TUhjnbcbe - 2024/5/3 18:06:00

儿童肥胖已成为21世纪面临的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在《柳叶刀》上发表报告称,全球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人数在过去40年中增加了10倍,已带来全球性的健康危机。中国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上升非常快,最近一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8岁学生的超重及肥胖检出率为19.4%,仅肥胖率就比年增加了55.8倍。

为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工作,有效遏制超重肥胖流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期积极防控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降低成年期肥胖、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过早发生的风险。

儿童肥胖属于慢性疾病

很多家长认为肥胖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仅仅是一种体重状态,但医学上早已把它界定为一种慢性疾病。对儿童肥胖如果不进行预防或早期干预,将形成对儿童终身健康的恶性循环。导致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很多,除了生物遗传等因素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重要且直接的危险因素,例如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久坐行为,再加上缺乏体育锻炼,原本健康的儿童将经历超重、肥胖和严重肥胖阶段,直至过渡到成年期肥胖。

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影响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导致肥胖儿童在青春期就出现一种或多种普遍被认为是“成人病”的健康问题,例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肥胖也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认知及智力产生不良影响,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与此同时,肥胖儿童在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中,还会面临被欺凌等社会问题。更严重的是,肥胖还具有延续到成年期的倾向,从而增加成年后患多种慢性病、甚至早逝的危险。

《方案》指出,以—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希望通过各方切实的行动,把—年间,0—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为实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零增长奠定基础。

同时,根据各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现状,将全国各省(区、市)划分为高、中、低3个流行水平地区。其中,陕西、北京、吉林、天津、山西、上海、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山东、河北等12个省市为高流行水平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较高。—年,高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80%,中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70%,低流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60%。

体育成减重“金钥匙”

《方案》提出了以强化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政府责任为核心的4项重点任务。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重点参照以下几点要求。

培养儿童积极身体活动习惯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运动日常化、生活化。培养儿童青少年运动兴趣,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减少儿童使用电子屏幕产品时间,保证睡眠时间。

加强社区支持依托村(居)委会组织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家庭、社区食堂和餐饮单位开展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的咨询和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科普讲座,提高父母和看护人的实践操作能力,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保证在校身体活动时间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按照有关规定将体育成绩纳入中考等考核。教师不得“拖堂”或提前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行适当身体活动,减少静态行为。保证幼儿园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到1小时以上,保证每周至少3小时高强度身体活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强健骨骼练习。

加强肥胖防控知识技能普及利用社区、家长学校、健康课堂等平台,加强科普宣传制度化、常态化,创新科普宣传方式,积极开发使用多种形式的宣传载体,广泛传播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身体活动指南、儿童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相关健康知识,因地制宜,向全社会普及科学的、可操作的肥胖防控技能。加强科普宣传监管,避免误导性信息传播。

完善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加强社区儿童青少年活动场所、健身步道、骑行道、体育公园和多功能运动场地的建设。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儿童青少年开放,支持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向儿童青少年开放。鼓励运动场所为儿童青少年免费提供充足的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

如何判断儿童青少年的体重状态

体质指数(BMI)是目前评价体重状态和筛查超重、肥胖的实用工具,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由于处于青春发育阶段,身高和体重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所以在判断体重状态时除了计算BMI之外,还需要考虑性别和实足年龄两个因素。家长可以根据以下两个步骤来确定7—18岁儿童、青少年体重状况:

1.计算被测儿童BMI值: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2.参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推荐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指数值分类标准》做出体重状况判定。

1
查看完整版本: 六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