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天气寒冷时,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流缓慢,血液黏度增高,进而心、脑负荷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于破裂,冠状动脉易痉挛,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梗、脑梗的预警信号
虽然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总是发生得突然,但它们也并不是毫无预兆。出现这些症状,可能就是身体在发预警信号: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胸骨后、心前区的剧烈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心悸、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心肌梗死发作前可能还会表现为牙痛、胃痛、肩背痛等并不典型的症状,但这些信号通常很容易被忽视,当毫无来由地感受到以上几种症状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脑梗死
头晕,头痛;
四肢无力或有疼、麻感,走路像踩在棉花上;
感觉周围物体在晃动;
舌根发硬,说话含糊不清,词不达意等。
自测血管年龄的方法
1.最近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爱吃方便面、各种糕点。
4.偏食肉类食品。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烟龄超过。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麻痹。
9.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90mmHg。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自测结果
在上面12条项目中:
符合其中0~4项,说明血管年龄尚属年轻;
符合5~7项,提示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
达到8~12项,说明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
如果出现后两种情况,提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的可能性较大,应赶紧寻找专科医生解决问题。
如何“爱心护脑”?
01
做好御寒措施
抵御寒流的袭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做好保暖工作。外出时及时添加衣物,必要时应适当减少外出活动的时间。特别是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如必须外出,一定要穿着保暖的衣服和鞋袜,脚部保暖尤为重要,鞋袜的尺码适当宽松一点,不要影响到腿部和足部的血液循环。
02
注意身体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天气寒冷时,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要晨练,因为清晨气温比较低。如想外出活动,最好选择上午10时以后至下午3点以前的时间段,温度相对升高时再外出。活动方式也不要选择运动量过大的项目,可以适量散步,或打太极拳。
在室内时,也可以做一些力量练习,如弹力带。还可进行柔韧性和平衡性的练习。当然,运动前最好咨询医生,自身目前的状况是否适合运动、适合何种运动方式。
03
健康饮食不懈怠
传统的饮食习俗认为,冬天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但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健康饮食不容懈怠。膳食总体上要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常吃新鲜蔬菜对降低和稳定血压也有好处。冬季仍然要按照膳食营养平衡的原则来合理安排饮食,要注意及时给身体补充水分。
04
避免情绪激动
突然的情绪激动也会威胁心血管健康。尽量保持心态平和,注意休息,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抽烟,不饮酒。
这些因素增加患病风险
1、冠心病
当冠心病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发生破裂,阻塞冠状动脉,致使心脏持续性缺血缺氧,最终引起心肌坏死。
2、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是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高危人群,发病的几率比非糖尿病患者要大。长期高血糖也会导致血管壁的内壁变得凹凸不平,给动脉斑块的形成提供机会。
3、吸烟、饮酒
吸烟饮酒都会导致血脂升高。烟草中含有多种有害化学物质,会刺激血管壁,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吸烟的人患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几率明显高于不吸烟的人。
4、有家族遗传史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性,家族中有相关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预防。
5、久坐不动
长时间久坐会减缓人体新陈代谢的速度,增加血液黏稠度,对心脑血管的危害不亚于吸烟。适当运动能够提高心肺功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加重。
6、饮食不合理
高糖、高盐、高脂、高油、高热量的饮食都会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提高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发作风险。
7、作息不规律
压力大、经常熬夜、失眠等会大大提高患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风险。
来源:健康中国行动
文章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