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郑玉欢通讯员徐娟肖曦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感谢你们关心,我现在每天精神状态还可以,能偶尔走动走动锻炼下身体,没有其他不舒服的情况。”12月8日,患者杨女士接到孝南区杨店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电话回访时说。得知杨女士情况后,工作人员叮嘱她坚持口服药物治疗,并随时来院进行复查。
杨女士今年56岁,两个月前,她因头晕伴左侧肢体乏力3小时,由家属背入杨店镇卫生院住院部内科。当日值班医生凭借体格检查及临床经验,初步判断患者为脑卒中,并迅速为其开通绿色通道。
经检查诊断,医生在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同意后,立即对其实施溶栓治疗。后经改善循环、抗板、抗凝等治疗两周,患者症状逐渐缓解。8月19日复查,各项指标基本正常。患者与医生沟通后,决定出院居家疗养。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患者经初步治医院进一步治疗。”杨店卫生院副院长屠标介绍,患者杨女士临床症状非常典型,本院医生诊断治疗后效果明显,医院相关专家指导下完成后续治疗。
这是自“”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基层医疗机构组建卒中防治站,救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一个缩影。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急,如患者不能及时就医或得到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危及生命。”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勇超介绍,基层卒中防治站和胸痛单元的建立,让心脑血管患者在“家门口”有了“医”靠,也大大缩短了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有效处理的时间,挽救了患者生命。
今年来,市卫健委制定基层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防治工作方案,成立专家组,督促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胸痛单元和卒中防治站建设,将心脑血管疾病的救治关口前移,打通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第一公里”。
按照建设标准,全市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胸痛救治单元注册,目前,已建成胸痛单元20家、卒中防治站2家,向省级推荐卒中防治站30家待省级验收。
“孝南明确医院、医院医院作为全区技术指导单位,持续增强基层一体化防治能力。”孝南区卫健局副局长李丹表示,随着基层医疗机构的逐步完善,未来,越来越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得到及时救治。
据了解,在加强基层胸痛单元、卒中防治站建设的同时,我市还结合移动医疗卫生服务车、智能健康服务包、健康体检等手段,对35岁以上居民和慢病高危人群开展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截至11月底,完成.5万人次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筛查,完成率%。
■群众感言:
推进脑卒中中心向乡镇迈进“一公里”,可实现脑卒中黄金4-6小时急救圈,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同时,利用医联体服务体系,让各级卒中中心互通有余,真正让广大卒中患者受益。
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快速识别卒中,基层医疗机构势在必行。
——杨店镇卫生院副院长屠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