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高血压是心脏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是全球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把每年的10月8日定位“全国高血压日”。
我们建议普通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均应控制在/90mmHg以下;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降至/80mmHg以下;所有高血压患者,包括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应从改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做起。
针对高血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我们可以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简单归纳为下面几句话: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调适。
一.改善膳食结构
1.限盐
目前我国膳食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钠盐、低钾、低钙和蛋白质的质量差。我国北方人群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约12~18克,南方为7~8克,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人每日6克以下的标准。因此,应该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人每日控制在6克以下。不吃加工腌制食品。
2.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量
在限盐的同时增加钾的摄入量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钾元素。蔬菜、水果摄入量增加而减少脂肪摄入可使收缩压及舒张压有所下降。
3.增加钙的摄入
钙可以降低血压。造成我国膳食中钙偏低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动物性食物尤其是奶制品及其副食品少,导致机体钙来源不足。
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提倡多喝牛奶,喝牛奶是增加钙的有效措施,也可增加富含钙的其他食品如豆制品及海产品等。
4.增加优质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一般是指动物蛋白质和豆类蛋白质,如新鲜鱼类、瘦肉、豆制品、牛奶等。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增加食物中的优质蛋白质,不但可增强体质,还可起到预防高血压脑卒中的作用。
5.以植物油为主要食用油
动物类油脂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长期大量使用动物油会对心血管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易引起肥胖和超重。因此,日常生活中应以植物油为主要食用油,如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等,尽量减少动物油的摄入。
二.防止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在现代生活方式下非常常见,长期的饮食不均衡、以车代步、久坐工作、缺乏户外锻炼等,都是肥胖的产生要素。超重和肥胖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防止超重和肥胖至少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防止从膳食摄入过多的热量;一是增加体育活动。
三.提倡少饮酒或戒酒
乙醇已被公认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饮酒量的多少与血压水平呈正线性相关。为预防及控制高血压最好不要饮酒,已有饮酒习惯的人要减少饮酒量,建议男性每天的饮酒量不要超过30ml,女性及体瘦的人不要超过15ml。
四.提倡戒烟
吸烟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吸烟者冠心病的相对危险比不吸烟者增高2倍。吸烟用量每增加1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就增加4倍,因此应坚决戒烟。
五.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压力,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下降。简单的有散步、慢跑、广播操,还有门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等。
六.预防高血压从儿童时期开始做起
预防儿童高血压的目的也是预防成人高血压,不但儿童及少年时期血压偏高者成人后患高血压的机会增多,而且许多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习惯都是早年养成的。另外良好的性格,爱好体育运动的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也应从儿童少年时期开始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