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省居民健康的一大类疾病,已成为影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健康问题。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于近日印发《山东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规划提出,到年,在全省基本建立慢性病防、治、管融合服务体系,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机制以县为单位实现全覆盖,30-70岁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总死亡率降低10%。
我省慢性病防治形势非常严峻。监测显示,年山东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4种主要慢性病的早死概率为14.03%,18-69岁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21.05%和9.13%;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5.38%、21.46%,血脂异常率为35.24%,经常锻炼率仅为19.02%。同时,慢性病防治体系还不健全,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调整完善防治策略,群防群控,全面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
《规划》提出,到年,在全省基本建立慢性病防、治、管融合服务体系,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与干预机制以县为单位实现全覆盖,慢性病防治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30-70岁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的总死亡率降低10%。到年,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持续降低,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30-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年降低20%,逐步提高人群健康期望寿命,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
为打造良好健身环境,《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体育健身设施以村为单位全覆盖,县级以上主城区建成15分钟健身圈。健全公益性开放评估体系,探索建立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机制,提高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程度和利用率,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对体育场馆区域进行物理隔离改造,在教学活动之外的时间向社会开放。发展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科学健身指导专业人员队伍,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
实施重点慢性病早诊早治。《规划》明确,要建立以健康查体、医院机会性筛查为主要途径的重点慢性病筛查与早诊早治网络。90%以医院提供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筛查服务,提高患者早期发现水平。全面实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将符合条件的癌症、脑卒中和冠心病等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按规定纳入诊疗常规,促进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做好妇女健康知识的宣传,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年实现农村和城镇贫困妇女“两癌”检查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