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大健康获悉,近日,天津恒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宇医疗”)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天士力资本独家投资,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助力恒宇医疗加速产品的研发和注册,并推进已上市产品的商业化落地。
天津恒宇医疗成立于年,专注于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IVUS)设备及导管、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设备及导管、IVUS/OCT一体机式的双导管系统、基于IVUS和OCT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FlowReserve,FFR)平台及血管内激光斑块消蚀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掌握光学、超声及导管平台技术,未来产品将全面布局冠脉介入、外周介入、神经介入等领域,目标成为血管介入腔内诊疗龙头企业。
现阶段恒宇医疗拥有已授权和申请中专利近篇,其中发明专利近50篇。在科研合作方面,恒宇医疗已与哈医大二院,浙大附属二院,医院,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十院,西交大一附院,医院、医院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并与天津大学等院校进行战略合作。同时,恒宇医疗承担了多项科研课题任务,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重点项目等。
IVUS/OCT引领血管介入的精准诊断时代
当下中国动脉血管疾病患者基数巨大,据沙利文分析,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数量超过万人,外周动脉疾病患者数量超过万人,颅内狭窄疾病患者超过万人,颅内动脉瘤患者超万人。其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在中国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预计年全国PCI手术量超万例。
非腔内影像学手段如血管造影X光成像(DSA)虽然被誉为基础诊断金标准,但由于其是基于二维影像进行判断,故对于评估血管疾病并给予相应治疗方案始终存在局限性,与造影相比,IVUS与OCT等腔内影像学技术被公认为是使PCI更精准化的重要手段。
IVUS因其具备深成像深度,可以更准确的掌握血管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尤其是在评价斑块负荷、左主干分叉病变和血管壁正性或负性重构等应用领域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OCT因其具备高分辨率,在判断冠脉斑块组成和性质,识别血栓,观察支架术后即时效果,判断支架贴壁状况,支架植入后内膜撕裂,支架内斑块脱垂;观察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修复和增生情况;尤其是在完全可降级支架(BVS)全周期监测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当然,对于普通的PCI手术而言,若辅助于腔内影像诊断,也可以显著降低术者的手术难度和时间,给予患者更精准化的治疗。
IVUS/OCT技术的临床推荐等级
近年来,腔内IVUS/OCT技术取得美国、欧盟、日本等高端医疗市场的广泛认同,临床指南推荐等级均为II,a级。与年日本(90%)、欧洲(5%)的腔内影像学渗透率相比,我国虽然PCI手术量全球排名第一,但同时期中国IVUS导管使用量占PCI手术量的比例仅为约5.4%,OCT导管使用量占PCI手术量的比例更是不足1%,这与过去冠脉支架、球囊集采前,中国PCI手术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精准诊断意识并未完全深入人心以及过去支付方式的不完善和医保覆盖程度低相关。
冠脉集采后,随着PCI手术渗透率和普及度进一步提高,市场逐渐下沉,医院逐步开展手术,在IVUS/OCT的辅助下,新兴术者的学习壁垒会显著降低;在医保政策方面,IVUS医保基本已经全国铺开,OCT医保也已在个别省份开启试点,DRG/DIP支付方式的快速落地也将近一步给IVUS/OCT等精准诊疗术式提供了增长空间,未来介入诊疗全面精准化是大势所趋。年,我国IVUS/OCT渗透率以往与欧美、日本等国的差距显著缩短,使用率快速飙升,个别品牌一度出现断货。据统计,年中国IVUS导管使用量有望超过20万根,渗透率近20%。OCT导管使用量预计超5万根,渗透率近5%。未来随着PCI术式流程的标准化以及临床学术认知的进一步提高,我国腔内影像学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保守预计年IVUS渗透率将达到0%,终端市场空间超50亿元人民币,OCT渗透率将达到15%,终端市场空间超0亿元人民币。
恒宇医疗缘何破局?
目前,IVUS及OCT术式已被国际充分认可,而中国相比之下仍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现阶段国内市场无论是IVUS还是OCT都接近进口垄断,恒宇医疗的破局之道,一方面是势在必行的进口替代,另一方面是提前布局广泛的蓝海市场。
目前市场上IVUS的玩家全部为进口品牌,暂时没有国产IVUS上市,恒宇有望成为第一。OCT领域,进口品牌接近垄断市场,进口替代同样是大势所趋。此外,蓝海市场空间巨大,据最新白皮书数据表明,截至年上半年,IVUS医院装机量约家,OCT装机量多家,距离覆盖国内目前已开展介入手术的医院还有巨大的空间。此外,国内有超过0家医院都是潜在开展介入手术的客户(医院以上),医院(超过0家)也有大量医院、医院等。
对于国产医疗器械的竞争来说,短期速度为王,长期产品力、平台迭代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决定未来,纵观全局,恒宇医疗无论在短长期来看都拥有绝对的实力。
短期来看,恒宇医疗保持平稳阶段性拿证,快速执行商业化。IVUS设备及导管已完成临床入组,将于年Q前获NMPA批准,并有望成为国产首家。OCT设备已于近日获NMPA批准,OCT导管将于年Q2前获NMPA批准。恒宇独具特色的自研IVUS/OCT一体机式的双导管系统计划于年拿证。长期来看,在产品力方面,恒宇对标进口品牌最新一代产品,同时恒宇是国内唯一全面掌握IVUS和OCT设备及导管关键技术的企业,基于其拥有的介入血管腔内影像平台型技术,公司可实现产品快速迭代和升级,管线布局已从心血管逐步扩展至外周及神经介入领域。
恒宇全套系统自主研发,拥有介入血管腔内影像平台型技术
从商业化落地角度看,恒宇独具特色的自研IVUS/OCT一体机式的双导管系统,营销推广上一台一体机可以连接IVUS/OCT两种耗材,便于术者灵活选择,同时只需一位销售便可实现IVUS/OCT产品的分别跟台,大幅简化推广难度,增长潜力巨大。于医院端,一体机也节省了导管室的大量空间,便于使用和后期维护管理,同时大幅降低预算。
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核心零部件已实现全自主研发,具备IVUS及OCT设备及耗材规模化生产能力,成本有较大的下降空间,支撑公司成为未来赛道的核心玩家。
恒宇医疗创始人赵士勇博士表示,国内的血管介入精准诊疗事业才刚刚起步,我们还任重道远,恒宇作为这个领域的一份子,未来在聚焦技术和产品的同时,也会集中力量协助临床做好血管介入精准诊疗的系统培训工作。希望能够和广大血管介入医生共同成长,使越来越多的医生了解、掌握并致力于推广血管介入精准诊疗,逐步使我国在该领域与国际接轨,最终使更多的患者获益。我们很感谢新老股东一如既往的支持,同时感谢本次融资伙伴浩悦资本,项目执行力强,对产业有深刻和精准的认知,相信在资本的助力下,未来公司将凭借扎实、创新的技术和产品,成为血管介入腔内诊疗龙头企业。
天士力资本高级合伙人王晨先生表示,天士力资本投资团队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