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健康音符谱写东丽幸福乐章
TUhjnbcbe - 2025/4/4 21:56:00
北京看白癜风哪最好 http://www.wangbawang.com/

开展健康知识宣传

天津北方网讯:健康是人们成就事业和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东丽区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首位,近年来卫生和健康事业发展强劲,城区居民健康水平不断得到改善。实实在在的举措和系列行动,留下东丽区卫生健康系统真抓实干的事迹──为居民提供高质量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提升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获得感……健康东丽的理念已然深入人心。

全员上阵共创美丽人居环境

自年东丽区创建国家卫生区正式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东丽区卫健委紧紧压实责任,秉持着创则必成的信念,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走在创卫路上。“成立专班,多组并进,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上下联动、配合顺畅、运转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推动创卫工作有序开展;11个爱卫会组织、个爱国卫生领导小组、余专(兼)职工作人员织成了严密的爱国卫生工作网络;开展垃圾分类、提高绿化覆盖率、组织家园清整、消除病媒生物孳生地,多管齐下助推环境升级;健康巡讲走进社区、走进学校,从生理疾病咨询到心理健康服务,全区医疗机构为辖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坚持问题导向,严格监督检查,狠抓整改落实,全面提升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整体卫生管理水平。最终,东丽区顺利通过国家技术验收,于年1月12日正式获得国家卫生区的称号。更重要的是,在创卫工作的带动下,重点场所卫生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惠及百姓,病媒生物防制卓有成效,城区环境更加优美洁净,真正实现了“创卫为民、创卫靠民、创卫惠民”的服务宗旨。

“健康天津行动”缔造“亮点效应”

年底,“健康天津行动”全面启动,东丽区随即紧紧围绕《健康天津行动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多方位开展工作,把落实健康天津行动、建设健康东丽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举措,通过重点实施系列健康行动,开启全民健康新时代。一年多来,东丽区健康天津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亮点纷呈,健康天津行动遍布东丽每一个角落。

围绕建立完善区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医务人员诊疗的同时主动提供健康指导、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三个方面的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将东丽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3.71%。合理膳食行动则切中多数现代都市人健康隐患的根源,“三减”概念的宣传和推广,在全区营造了减盐、减油、减糖支持性环境。创建22家健康食堂和餐厅、31所健康学校、40所健康机关企事业单位、95个健康社区,东丽区卫健委在培育“健康细胞”行动中全面发力,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促进服务体系。

东丽区卫健委在助力全民健康的同时,仍不放松对重点人群的关爱。截至年12月26日,完成位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体检率83.70%;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96个,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人,签约率95.39%;组织协调全区19家养老机构与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为入住老人每年开展1次健康体检,覆盖率达%……一系列详实的数字,见证了东丽区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的硕果累累。此外,妇幼健康促进行动有效保障了母婴安全;开足开齐体育课,每天户外活动一小时,让学业压力繁重的孩子有了时间感受书本外的蓝天;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为劳动者筑牢职业健康防线;重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防治也取得了明显进展。

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不断优化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利民惠民的民生工程,东丽区“十三五”期间着重解决就医痛点难点堵点,以“一老一小一急一投诉”为抓手,改善老年人及儿童就医、院前急救、投诉办理等问题。东丽区卫健委则制定多项服务措施,如针对老年人完善服务设施,减免老年人挂号费,增加人工服务窗口等,在全行业推行百日行动计划、老年人就医服务月、微笑服务行动等一系列活动,极大提升了就诊患者的满意率和感受度。

“在这里建国医堂,看病就医院跑了,真是让我们老百姓感到方便又实惠。”居民冯大爷说的正是军粮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的国医堂。年,东丽区政府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建立校地合作关系,推进中医药领域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提升区域中医药服务能力。目前国医堂服务体系在东丽基本建立。已经完成8个社区服务中心国医堂建设,定期邀请专家坐诊、巡诊、开展培训。医院和无暇街道、金钟街道、金桥街道签订中医药医联体协议后,医院骨干专家来社区服务中心长期坐诊,现在每天求医问诊、进行康复保健的居民络绎不绝,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越来越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也提高了辖区居民对中医药知识的了解,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辖区群众就医质量,医院建设项目为契机,与天津市卫健委签订区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加强深度医联体建设。目前,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建立专科医联体。医院、医院建立医联体。同时,医院为中心,与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起紧密型医联体,以进修学习的形式成立一对多学习小组,随时接收社区人员进修学习,定期深入社区开展知识讲座、业务培训,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人员互用,资源共享,逐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此外,医院医院实现预约远程诊疗,患者自主选择专家、自主确定时间,与专家面对面、一对一交流,既实现了上级专家诊疗的便捷,又能享受惠民的价格。

为方便东丽区血液透析患者就近就医、填补东丽区血液透析空白项,年医院成立血液净化中心,当时接纳透析患者仅50人。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目前血液净化中心拥有血液透析机56台,CRRT机器1台,医护人员39人,住院病房开放床位数30张,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余名,年均透析人次3万余次。在疫情防控期间,该院克服人员短缺的问题,医院约40名透析患者,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东丽区卫健委不仅从硬件设施、人员配备上提升血液透析救治力,还将目光投向困难群众身上。年5月前透析病人自费透析,人均年费用约20万元,区政府在城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的基础上,按照比例对不同人群进行救助,低保、特困人员、五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财政救助费用的80%、医院减免10%、个人负担10%,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资金负担比例为财政60%、医院减免10%、个人负担30%,极大的减轻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目前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正在与中研院、医院结为融洽、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力争将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建设成为天津市东部地区最大的血液净化中心,最大限度的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让患者在规律透析之后能顺利回归社会,正常地工作生活。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将“互联网+”应用到医疗卫生领域是东丽区卫健委正在探索的项目。年12月底,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正式上线,让医院、走进百姓家庭,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50多岁孙军家住东丽区新立街道,和妻子一起照顾瘫痪在家、靠胃管进食的岳父。每次胃管需要更换之前,孙军夫医院,加上挂号、开单、缴费等要耗费半天的时间。“现在不用来回跑了,手机上预约好,医院的医护人员准时到家来,又专业又方便,我们省心多了。”孙军说道。目前“互联网+护理服务”可以让居民在家也能享受到静脉采血、胃尿管置入、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等20余项医疗服务。除了医院,医院也开通了“互联网+家庭病床服务”,老百姓只需拿出手机点一点,就能在家中享受到优质护理服务,免去奔波往返。

除颤仪被人们唤为“救命神器”,对于突发心源性促死及昏厥的群众进行抢救而言,有黄金救援时间,在发现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时,可在第一时间利用急救设备对患者进行电除颤抢救,在救护车赶到前抓住最佳抢救时机。近两年时间,东丽区新建了9个院前急救站点,在学校、商场、机场、火车站等安装40台自动体外除颤仪,并在全区医务人员、教师、大学生等余人中开展了心肺复苏培训,有效提升急救服务能力。

多举措培育引进专业人才队伍

近年来,东丽区卫健委高度重视卫生人才工作,大力加强卫生人才梯队建设,专业技术队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拓宽渠道,依托政策“引”人才。按照《东丽区医疗卫生柔性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引进高层次柔性人才34人,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5名,并邀请市内专家进行岗前培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营造氛围,依托环境“聚”人才。东丽区卫健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区有关人才政策,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搭建人才创新创业事业平台。一方面,医院为重点,积极购进先进医疗设备,为引进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设备支持。另一方面,积极推荐国家级和省市级先进工作者,奖励优秀人才,加大人才工作宣传表彰力度,鼓励各单位信息员对优秀人才的事迹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搭建平台,依托培训“育”人才。医院建立人才培养通道,为人才外出进修提供学习平台。外请相关专家教授到东丽区进行学术讲座,积极鼓励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国家级和省市级学术活动,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医学理论水平。通过几年来的积极工作,东丽区在培养学科带头人、卫生技术骨干和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健康是铸就幸福生活的基石,东丽区用点滴行动汇聚成温暖而坚定的音符,谱写出属于东丽人的幸福乐章。(津云新闻编辑张泽)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音符谱写东丽幸福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