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统计,年全球有万癌症新发病例,中国占全球癌症新发病例的23.7%。在消化道癌症病例中,中国是“重灾区”,全球约50%的消化道癌症发生在中国,其中近85%的患者在确诊时为中晚期。癌症是人类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好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可以通过体检、筛查发现早期癌症并治疗,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已被公认为是癌症防控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适合于中国国情、符合卫生经济学原则、性价比高的癌症防治模式,其他危害身体健康的重疾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到预防和治疗。现阶段,推进包括癌症在内的重疾“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中之重。
年4月,国新科创二期基金出资领投博尔诚B轮融资。博尔诚深耕癌症等重大疾病“三早”领域,而重大疾病的“三早”需求迫切且具有重大的临床及社会意义。战略投资博尔诚是国新科创基金拓展医疗健康领域布局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有助于完善中国国新在医疗健康产业生态圈的布局。
博尔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癌症等重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领航者,深耕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等重大疾病早诊领域多年,利用液体活检技术,结合基因甲基化等技术平台,致力于提供早期、精准、安全、依从性好、适用范围广的重大疾病三早产品及服务。
博尔诚董事长王建铭曾表示:“为防治癌症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就要贯通三早业务全产业链条。国新科创基金作为领投方的本轮增资,为博尔诚后续在研项目推进及临床管线开发储备了更为丰富的资金,公司将继续探索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早诊早治,结合国家医保控费需求,为社会提供性价比高、可及性优良的重大疾病三早产品和服务。”
博尔诚多年来一直坚守着“让更多的人远离癌症、远离重大疾病”的使命,秉承“引领重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造福天下百姓”的愿景,国新科创基金也将围绕博尔诚业务需求,开展精准赋能,助力打造世界级的重大疾病三早领域领军企业,助推中国重大疾病早诊早干预行业发展。
以下是博尔诚创始人、董事长王建铭接受「国新基金新媒体」的采访实录。
[关于公司]
“愿做行业的先导者”
博尔诚自年创立至今,已经走过16个年头,达到如今成就的过程中,关键性的几大节点是怎样的呢?
王建铭:准确地讲,博尔诚已经有28年的历程了,年博诚研究所就在美国成立。我们在这28年中陪伴着国际对生物医药的研究,服务于研究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制药、疫苗企业。博尔诚的初心就是希望能对重大疾病,特别是癌症,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所以年我回到中国,创建了北京博尔诚并进入了IVD行业。这是我们的第一个节点,我们初心不忘,希望解决百姓的问题。
第二个节点是年的甲基化产业化。基因甲基化检测是一项创新技术,非常适合应用于重大疾病的“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领域。博尔诚是将国际一流的甲基化检测技术和产业引入中国的企业。
第三个节点就是年我们引入了产业战略投资人,在此之前我们主要靠自有资金和筹措的资金维持企业运转。直到引入包括京东方、国新科创在内的投资人,博尔诚才真正有了资金可以实现我们的初心。
博尔诚是中国唯一在癌症(早检)领域获得两张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注册证的公司,获批准文号的肠癌、胃癌分子检测产品,均是国内首例,其中突破性的技术有哪些?研发过程中的难点又在哪里呢?
王建铭:博尔诚是国内最早引进甲基化检测、液体活检技术的公司之一。博尔诚开始从事这个行业时,这些技术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比较前沿的,具有突破性。
重大疾病早期检测实现有五个要点、难点。第一个是检测标志物的筛选;第二个是检测样本的选择;第三个是使用哪种技术和设备进行检测;第四是如何判读检测结果;第五个是要有标准的质量体系。
其中最难的,一个是选择什么检测样本,我们是通过血液把癌症找出来,应用了液体活检技术。打一个简单的比方,相当于我们可以从8吨大米里,找出一粒沙子,这已经是目前国际最领先的水平;还有一个就是找到明确的检测标志物,比如说我们在大肠癌、胃癌检测时所使用的标志物,首先得发现它跟胃癌和肠癌有关系,以及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其中要做大量的基础研究和发现。所以检测标志物的发现与发明、液体活检的产业化应用,这两个点是比较核心、难度较大的。实际上我上述说的五个点难度都很大。
当前博尔诚的产品与技术,在国际国内处于怎样的领先水平,博尔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
王建铭:博尔诚基于血液样本的基因甲基化检测技术,目前是处于国际第一阵容的水平,像已经取得文号的胃癌产品,以及部分公司在研管线,是可以填补国内外的空白。
甲基化研究的是在基因序列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基因功能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伴随着人类的全生命周期,从精子卵子的结合,到人生终结,每个人的一生都和甲基化相关,所以这项研究需要很多创新技术,除了我前面已经讲过的检测标志物、液体活检技术,还有样本检测、处理以及形成系统生物学加人工智能的判读等技术,我们现在可以说是处在国际领先水平,但是我们仍然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还有很多技术难点等着我们攻克。
选择创业的时候,您放弃了当时前景可观的地产、电子信息等领域,是什么原因促使您选择了生物医药领域呢?又是什么契机让您离开硅谷回国发展呢?
王建铭:我大学时学的是微波和卫星通讯,接受的是电子系统工程的教育。而生物本身就是一个微观的大系统,再加上我一直想找一个做真正实业、可以解决社会问题的平台,所以我在年和朋友一起创建了博诚研究所,配合和服务一些国际企业做研发。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这份工作并没有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再加上我自己的两位亲人都是因为肺癌晚期去世的,我意识到,生物医药行业的根本问题是要解决老百姓的需求问题。因此,我们在年回到中国创立了北京博尔诚公司,希望能够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实现重大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梦想。
博尔诚致力于重大疾病“三早”领域,您对当前市场的现状和前景有什么看法呢?
王建铭:重大疾病的核心是重在预防,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特别是人类基因组学的发展,让科学家解开了基因图谱,所以目前大家在癌症等重大疾病领域里,对早发现、早诊断,甚至是早干预都非常有热情。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创新企业,都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