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人民勤卫兵为千万市民群众守牢健康防线
TUhjnbcbe - 2025/6/10 19:16:00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www.znlvye.com/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书记项目”激发新活力,“党建引领”展现新作为

“人民勤卫兵”为千万市民群众守牢健康防线

新时代的党建工作,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力实施“书记项目”,让“一把手”扛起“第一责任”,通过列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推进疾控体系改革,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

12个党支部打造“一支部一特色”,将党的建设融入业务工作,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化百姓“急难愁盼”为“满意清单”。

全体党员干部以一心向党、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诠释忠诚担当,坚持勤为先、细耕耘、办实事,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基层工作中做好人民群众的“勤卫兵”。

■勤为先

慎终如始筑牢疫情“防火墙”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的重要职能,如同公共卫生领域的“特种部队”,为人民群众筑牢筑实安全防线。

武汉市疾控中心党委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紧密围绕“党建引领,促进发展”的工作目标,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强化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以抓铁有痕的决心、久久为功的韧劲,实现疾控事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武汉疾控人在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逆行在疫情防控最前沿,通过与多部门联防联控,开展病例全方位溯源调查,有效实现“筛查—报告—流调—甄别—追踪—管理”闭环管理,保卫着超大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

三年来,武汉市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坚持“以快制快”,落实“精准防控”,受到党中央的高度肯定。为严防疫情反弹风险,市疾控中心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员工统一思想,克服麻痹、懈怠、松劲心态,“疾控尖兵”枕戈待旦、不分昼夜、尽锐出战。

首先,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全面排查风险人群,严格隔离管控,做好精准流调工作,实现关口前移,有效落实传染病“四早”措施。开展核酸检测和二代基因测序,为掌握输入病例新冠变异株在国内的型别分布起到了预警作用,有效锁定疫情源头。

同时,依托卫健、大数据、通信、街道社区等部门,组建市、区流调溯源专班协同作战,综合运用面对面流调和通信等技术手段,形成“摸排—流调—管控”工作闭环,堵住一切可能导致疫情外溢的窟窿和漏洞,有效防止疫情反弹和输入病例的扩散与蔓延。

坚持人物地同防,对全市感染者、密切接触者涉及的风险点位开展全面彻底消杀。强化风险监测预警,开展冷链食品、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监测,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有效确保公共卫生安全。通过疫情直报系统、发热门诊等大数据平台,开展疾病实时监控,每周进行疫情监测信息分析和风险研判。

积极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全市设置个新冠疫苗定点接种单位,持续推进冷链从业人员、18-59岁重点人群、3-17岁幼儿学生、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市疾控中心通过各种媒介形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高频次推送防疫科普,形成群防群控、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有效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稳定环境。

■勇作为

加快推进疾控体系改革

加快疾控体系改革,全面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党中央的重要指示精神,为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指明了方向。年以来,武汉疾控着力补齐网络短板、硬件短板、能力短板、人才短板和医防融合短板,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顶层设计方面,建立武汉市防治重大疾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形成以市疾控中心为核心、15个区级疾控中心为枢纽、家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为网底的疾病预防控制三级网络,切实发挥监测预警在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中的核心作用。

全新的市疾控中心综合实验楼项目预计年底竣工,明年投入使用,配置二代、三代基因测序平台,实现病原体的快速检测、发现、识别和鉴定,可在病毒发现、变异监测、病毒溯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5个区级疾控中心加速推进新改扩建项目实施,全市区级疾控中心整体面积较之前扩增一倍,P2实验室总数量达到63个。

完善流行病学调查溯源队伍建设。组建涵盖卫生、公安、民政系统人流调队伍,组建覆盖全市条街道的流调行动小组,储备覆盖个社区名流调协查员。充实消毒专业队伍,市疾控中心组建应急消杀指导队,15个区疾控中心分别组建区级应急消杀队,第三方专业消杀服务机构组建85支消杀队。

将疾控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十四五”期间市卫健委重点人才建设项目之一,在“武汉市卫生健康人才培育工程”中设立“公共卫生人才专项”,为公共卫生人才单列指标。市疾控中心获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生院实践教学基地”,培养硕士研究生12名。举办3期武汉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为基层培养现场调查处置人才26名。

建立数字化支撑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疫情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提供支撑。

建立临床公卫医生交叉轮训机制,医院等8家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作为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临床培训试点基地。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PCR实验室和公共卫生机构实验室核酸检测结果共享互通。将医疗机构履行疾病防控、突发公共卫生医院年度绩效考核,推动医疗机构落实公共卫生责任。

■细耕耘

织密织牢百姓健康“防护网”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新形势对疾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中心党委的领导下,武汉疾控着力编织城市健康大网,建立覆盖多种疾病及健康相关因素的市区一体化的监测网络体系,有力保障城市的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

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是市疾控中心承担的重要职能。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家预防接种门诊、81家产科接种点、81家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率均达到国家要求的90%以上,儿童常规接种率达95%以上。

围绕影响群众健康突出问题“”攻坚行动,市疾控中心牵头成立市慢病管理办公室,协同市属3家医院,成立4个专病管理(防治)中心,印发慢性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及6个专病技术方案,统筹推进全市心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防治行动。今年以来,全市开展心脑血管疾病一体化筛查万人次,癌症筛查完成8万例以上。

健康相关影响因素大到水和空气是否合格,小到柴米油盐是否安全。市疾控中心环境健康与食品安全所一手抓环境健康,一手抓食品安全。全市共设立个生活饮用水监测点位,环食所每个季度都要对出厂水和管网末端水进行抽检,监测30多项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常规指标。此外,在每年丰水期和枯水期,还要对水质进行一次项指标全面分析。

不同于环保部门的主战场在室外,武汉疾控负责对商超、电影院、酒店等7大类28种公共场所开展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看PM2.5浓度是否合格,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噪声、微小气候指标是否符合健康要求。在武昌、青山2个国家监测点的基础上,增加4个雾霾监测点,并开展雾霾成分分析与健康风险评估。

与此同时,武汉疾控建立起市区一体化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采样、检测“双百分百”覆盖,提前5年实现国家80%区县级覆盖要求。建立完善全市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形成以市疾控中心为龙头、区疾控中心为枢纽、全市家食源性诊疗机构为网底的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全力守护市民群众“舌尖上的健康”。

今年8月7日,由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所制订的《托幼机构消毒卫生规范》武汉市地方标准正式实施,在总结相关管理经验及统计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对托幼机构如何科学、规范地开展消毒工作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办实事

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市疾控中心党委创新“三联”党建新模式——紧密联系服务群众,紧密联系服务党员职工,紧密联系服务企业,各党支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社区治理和志愿服务活动,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困难,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春节期间,市疾控中心党委联合常宏里社区党支部,对辖区内重症党员、卧床失能老人、残疾儿童等特殊人群进行走访慰问,老党员邓化和激动地表示,“我要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辜负党组织对我的关心和帮助,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共建美好家园。”

为践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活动,落实对口帮扶企业工作任务,上半年来,中心班子成员先后8次实地走访部分区疾控中心及武汉鑫泓医药有限公司、武汉市楚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兰卫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开展现场调研。针对区疾控中心及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开展深入研讨,并提出可行性解决措施。

为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疫情防护工作和宣传,今年7月,武汉市疾控中心组织专家分赴江夏区桥南社区“江城蜂巢”、江夏区齐心村“江城蜂巢”、武昌区起义门社区“江城蜂巢”、洪山区邮科院社区“江城蜂巢”,为美团、饿了么、顺丰、京东、中通、T3网约车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工作期间个人防护、应急应对措施等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手把手教大家应如何正确戴口罩、洗手和消毒。通过开展“点单式”疫情防控科普讲座、健康咨询等活动,让疾病预防控制知识真正到达社会的最小单元,让健康理念融入到千家万户。

在中心党委的领导下,12个党支部打造“一支部一特色”,各支部书记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人申报一个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将党的建设融入业务工作,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一下三民”活动,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其中,健康教育所党支部多年来持续开展健康素养与烟草流行调查,动态掌握武汉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作为政府制定相关健康政策的重要参考指标。年,武汉市居民健康素养提高到29.6%,成人吸烟率下降为20.6%,城市多项健康指标超额完成,市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制所党支部以推进慢性病防治相关行动为重点,向社区居民广泛普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预防知识,做好“三减三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知识和技能的宣传。从年起,慢病所作为专业技术机构,每两年组织对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免费体检,每年体检人数约40万,逐步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重点人群慢性病健康干预和管理模式。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流感高发季,传染病防制所党支部广泛开展秋冬季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政府统一招标采购,面向医务人员、养老机构、教育机构等六类重点人员,开展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工作。

截至上半年,各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鼠、蚊、蝇、蟑螂病媒生物消杀,生活饮用水、食品、公共场所、室内空气、寄生虫和碘缺乏病防治相关专题的科普讲座及困难党员慰问等各类活动共12次,党员覆盖率%。下一步,市疾控中心党委将进一步抓实党史教育,规范政治生活,加强廉政建设,巩固阵地建设,结合工作实际深入打造市级党建品牌建设工程,明确品牌内涵和具体推进措施,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特色化水平。

撰文/李莹任雪梦袁皓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民勤卫兵为千万市民群众守牢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