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影响人们健康的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上海疾控部门监测结果显示,本市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每10人就有3个高血压患者,其中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和进行治疗的不到50%。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率更不容乐观,仅为24.1%,四分之三的高血压患者处于“失控”状态。
年10月8日是第25个“全国高血压日”,10月8-14日也是第二十八届上海市心脑血管病防治宣传周。为促进上海市民对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科学认识,宣传周期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将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预防医学会等开展高血压防治系列宣传活动。
10月8日上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预防医学会联合徐汇区卫生健康委、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围绕本次宣传周主题,举办“血压要知晓降压要达标”的市民科普讲座活动,医院的王彦副研究员讲述《如何规范测量血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席刚明主任医师讲述《介入治疗在脑血管病的预防及急诊急救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徐望红教授讲述《管住嘴、迈开腿,健康每一天》。活动周期间,各区也将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
近年来,上海市依托第五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医防融合”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服务管理体系,研制和应用健康管理标准化适宜技术,实现慢性病相关测量和检测全流程数据采集的规范化和自动化,提升采集数据的精准度,监测指标异常检出率提高10%-20%。同时试点建设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大大提高了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和居民满意度。目前,全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上海市社区健康管理工作规范》要求,为高血压患者提供慢性病风险评估、疾病筛查、监测随访、综合干预和健康教育等健康管理服务。
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医学专家给予以下健康提示:
一、预防高血压,从每一天做起: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1.限制钠盐摄入:钠盐摄入过多,高血压的风险增加,长期限盐可延缓血压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速度。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人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日。
2.减轻体重:超重和肥胖可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腹型肥胖可能与高血压有更强的相关性。建议超重和肥胖者减轻体重。
3.适量运动:运动可降低交感活性、缓解紧张情绪、减轻体重,降低高血压发生风险。建议根据自身条件适量有氧运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练习。
4.戒烟:吸烟可增加心脑血管病风险,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5.戒酒:大量饮酒使血压升高,不饮酒对健康最有益。推荐高血压患者不饮酒。
6.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精神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可增加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负面情绪,必要时积极接受心理干预。
二、血压超过/80(mmHg)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