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家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明确指出到年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进行了系统布局:
——实行分级诊疗,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
——针对各省专科现状和发展需求加强薄弱专科能力建设,降低省外就医率。
——加强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传染病、精神疾病及急诊急救、重症医学、血液透析、妇产科、儿科、中医等临床专科建设,医院综合能力,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在我省的分级诊疗制度设计方案中,基层医医院、护理院等统称慢性病医疗机构,主要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此外,全面启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模式中充当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等方面责任重大。
也就是说,为实现“大病不出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承担的主要工作为部分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重大疾病的预防、慢性病的防治、重大疾病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基层首诊等。
顺势而为,因时而动。医院认为,作为基层医生,在面对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就诊人口大量流失,收入逐年减低的艰难处境下,要积极学习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慢性病防治、儿科疾病诊疗的医术医技,将能走出发展困局。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作为患者首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大多时候接触的都是常见病多发病,因此作为基层医生,要具有全科医生的基本素养,对常见病多发病要做到“准确诊断、小病治愈、大病转诊”。
鉴于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既能缓解患者痛苦,又能大大减少诊疗费用支出,在基层群众中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在基层诊所全面停止输液、全面停止药品加成、大力推进中医药发展的大环境下,及时掌握几种中医适宜技术,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来说非常的必要。
需要掌握几种?根据此前国家的发文要求,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10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有1人掌握不少于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
掌握哪些中医适宜技术有帮助?随着城镇化的持续发展,目前基层特别是农村患者,多为老人、女性、儿童,所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颈肩腰腿痛、心脑血管疾病、儿科常见疾病、妇科常见疾病为主。基层医生若希望学习中医适宜技术,建议以国家发布的《46个基层常见多发病种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目录》和《25个基层常见病针灸推拿刮痧技术推广目录》为指导,学习至少1种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目前我们基层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旺盛,国家也积极支持西医兼学或改学中医,支持全科医生临床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中医适宜技术多以针灸、推拿、导引等外治技术为主,但许多人对内服方药需求也非常大,所以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懂得四诊八钢辩证实施也成为迫切的需求。
许多人都认为中医难学,事实也确实如此。中医发展多年,各种各样的方剂数不胜数,即使临床辩证病因病机病症完全相同,不同的中医师临床用方也常有很大区别。所以对学中医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中医诊断和中医辩证。
中医四诊有望闻问切的不藏之秘,中医八纲有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的玄妙区别,讲究病因辩证、气血津液辩证、脏腑辩证、经络辩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诸多辩证。知识体系庞杂,知微知彰要求很高,所以要当一名好中医,必须打好理论基础,掌握中医辩证技术。
如何打好理论基础?医院建议大家可以背诵一些中医经典。正如《医宗金鉴·凡例》所说:“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只有中医理论基础扎实并养成中医分析思辨能力,才能辨明医理,才能在行医实践中准确发现病因病机,才能在遣方用药后效如桴鼓、覆杯而愈。
必需掌握哪些中医诊断技术?舌诊和脉诊技术,是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脉诊,是判断阴阳、气血、寒热、虚实,以及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变化的重要依据,是宏观辩证的基石,是肺腑辩证的准绳。但是脉象千变万化、因病而异,形成脉象的因素复杂,要求学中医者必须有敏锐的感知力。
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学中医,其感知力强弱是不一样的,如果四诊时不能准确发现那些难以觉察细节,那么获得的“信息”将是片面的、不准确的,必然会导致辩证结果错误,也将成为患者口中的“庸医”。
幸运的是,敏锐的感知力大部分来源于先天,但是我们亦可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增强感知力。特别是在有经验的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接触大量患者、反复练习,并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大幅提升感知力,从脉诊小白变身脉诊大牛。
近年来慢性病日益成为人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称中国10个人中就有1个是糖尿病。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国确诊的慢性病患者近3亿人,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
所以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针对以上慢性病积极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对已确立建档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四次面对面随访,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治疗及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将是未来的工作重点。
建议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能针对以上慢性病,通过参加培训、进修、拜师学习等多种方式,学习相关诊疗技术、康复技术。
鉴于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的优势,以及基层对中医药服务的接受度较高,所以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可以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种名称(个病种)》,确定本区域基层群众存在较多的慢性病问题,积极通过参加培训、进修、拜师学习等多种途径,学习这些慢性病的诊疗技术、康复护理技术等。
医院认为,在这些慢性病诊疗防治技术中,请大家重点
基层全科医生、儿科医生紧缺早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在农村,大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主要由乡村医生承担。为了满足农村基层对全科医生的需求,国家积极引导现在的乡村医生考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证,或其他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积极推进全科医生儿科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所以建议基层医疗卫生人员,无论是医师还是护士,都要重视儿科专业技能的提升。
一方面,建议学习常见儿童疾病的医疗保健和综合管理。特别查体技术、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一般急诊急救技术、一般常见疾病的初级治疗与预防技术。
一方面,建议学习儿童生长发育和行为保健的专业技能。特别是儿童发育和行为问题,学习儿童自闭症、多动症、注意力缺陷等儿童感知、认知、语言、社交、行为等发育异常问题。
一方面,建议学习一些儿童康复方面的专业技能。特别是高危儿早期干预、康复技术等,懂得如何监督指导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和管理,矫形器的穿戴维护保养、轮椅助行器的使用和维护等。
另一方面,建议学习如何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包括学习如何为脑瘫儿童、残疾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医疗咨询、养护咨询、教育咨询等,帮助这些儿童健康成长,接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家庭和社会问题。
绝大部分疾病是由数量不多、可预防的已知危险因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和使用烟草。
相对于西医(现代诊疗技术和方法)来说,中医在治未病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作为最接近基层群众的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中医治未病的先锋和前哨,所以建议这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学习中医治未病的医术医技。
中医十大养生穴(来源于网络)
若条件允许,可以参加中医治未病适宜技术培训,学习体质养生、经络学说、针灸拔罐、药膳等中医药知识,学习足疗、刮痧、拔罐、药膳、推拿、毫针针灸、导引等可用于治未病的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学成之后要积极向居民推广中医“治未病”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率,为本辖区或乡镇的居民提供健康保障,使其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目标。
结语
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食物。面对生存压力,相信每一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都不希望成为那个被淘汰掉的弱者。
希望大家能永远牢记当初立志从医的初心,面对暂时的困境不气馁、不放弃,积极寻求创新和改变,借着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契机,借着基层对全科医生、中医医师需求巨大的契机,积极学习努力提升,获取更高的报酬,解决自己生存问题,也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