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包括脑梗死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和动脉硬化的关系密切,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肥胖等。颅内动脉硬化可以引起血管内血栓形成,而堵塞脑动脉引起缺血性脑卒中。也有一部分缺血性卒中和瓣膜性心脏病相关,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引起血栓脱落,栓子随血液循环至脑部的血管,堵塞颅内动脉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动脉瘤破裂,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长期高血压控制不好,引起颅内动脉血管壁的变性,脆性增加,在用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的时候,就会引起颅内动脉的破裂,导致脑出血。
1、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年龄、种族、性别、家族史。
2、可以干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房纤颤及其他心脏病、高脂血症、无症状颈动脉狭窄。
3、可能的危险因素:肥胖、体力活动少、过度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激素替代治疗。
年龄:脑卒中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尤其是55~75岁年龄组中,发病率增高更为明显。
脑卒中家族史: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的父母死于脑卒中者比对照组4倍。
高血压:是最重要的独立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早期治疗高血压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
高血脂症:已经确认,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病率有关,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认为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与脑卒中的发生有关。
心脏病:许多研究已经证实心脏病可增加脑卒中的危险性。
眼底动脉硬化:眼底动脉硬化可基本反映脑动脉硬化状况。调查资料表明,伴有眼底动脉硬化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显著增加,其硬化程度越高危险程度越大。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比血糖正常者的同龄人高约1倍。
血液学因素:血液病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是促发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无症状性颈动脉杂音:研究表明有杂音组和无杂音组的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14%和3.6%。因此,在中老年人中,无症状颈动脉杂音应是一种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吸烟、饮酒、高钠低钙、高肉类、高动物油的饮食以及肥胖:与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密切相关,从而也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二、脑卒中的临床症状
脑卒中的特点是发病急、起病突然。常见的症状包括:
1.语言障碍。2.偏身感觉障碍。
3.头痛、头晕。4.肢体活动障碍。
5.视物成双或重影、视物模糊或一过性视物不清等。
上述表现可以单独出现,但更多的是几种表现以不同的组合而出现。如果病后很快出现昏迷、呕吐和大小便失禁等,说明病情危重。
控制风险因素,是预防脑卒中发生的最好办法。最重要的风险因素是高血压,发现高血压,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压达标,一定要用药物控制,坚持服药。同时,还需要在饮食上多加注意。脑卒中跟高血压有关,高血压又跟动脉硬化有关,所以预防动脉硬化就能够防止脑卒中,很多食物可以降低胆固醇。尽量少吃油脂高的食物,如动物油,少吃肥肉、奶油,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鱼籽。要喝牛奶和酸奶,补充多种氨基酸,富含碘的食物,如紫菜、海带,都能防止动脉硬化。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钾,能够保护血管。尽量选择植物油,如花生油、芝麻油,含有不饱和的脂肪酸,能够降低胆固醇。
想了解康复治疗请认准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