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天麻素胶囊联合氟桂利嗪对椎基底动脉迂曲扩
TUhjnbcbe - 2021/10/14 19:48:00

作者:马聪,韩莎莎,刘贤秀

随着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提高,椎基底动脉迂曲扩张症(VBD)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为8%-10%。VBD属于后循环血管变异性病变,是由各种病因导致的椎基底动脉延长、迂曲、扩张、管腔增宽。VBD由于可导致颅内血流动力学异常,并压迫临近的颅神经组织,因此被认为是引起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CIV)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VBD不仅早期可引起PCIV,后期亦存在诱发脑梗死的风险,对患者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改善VBD合并PCIV患者的临床症状,早期评估病情,并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至关重要。本研究观察了天麻素胶囊联合氟桂利嗪对VBD合并PCIV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旨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多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选取年2月-年9月我院收治的VBD合并PCIV患者70例,诊断均符合《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相关标准,且经过脑CT血管造影(CTA)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所证实,且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分级≥Ⅱ级。眩晕诊断符合《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第3版)》中诊断标准,且眩晕反复发作≥3次/周。排除梅尼埃病、耳源性眩晕、颈性眩晕、位置性眩晕者,伴颅内感染、脑梗死、脑出血、颅脑肿瘤、颅脑外伤、甲状腺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者,伴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7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观察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55-78(60.12±4.24)岁;眩晕病程0.5-8(3.30±1.45)年。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54-79(61.24±4.30)岁;眩晕病程0.7-10(3.42±1.87)年。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2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戒烟戒酒,合理休息、适当运动,保持作息时间规律,避免劳累等,同时给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倍他司汀改善脑循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每次10mg,每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天麻素胶囊(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口服,每次50-mg(1-2粒),3次/d。2组疗程均为8周。

观察指标:①记录2组治疗前后头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欧洲眩晕评价量表(EEV)评分。其中DHI评分包含临床症状、病情严重程度、心理状态等10个问题,总分40分,得分高说明眩晕症状对患者影响越严重。EEV评分包括5个部分,总分20分,分值越高说明眩晕症状越严重。②治疗前后采用头颅CT血管造影(CTA)观察2组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分级、椎-基底动脉管径和长度,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分级标准:血管走行平直无弯曲属于Ⅰ级;血管迂曲角度°-°,且迂曲数量≤2个,属于Ⅱ级;血管迂曲角度90°-°,且迂曲数量≤2个,属于Ⅲ级;血管迂曲角度45°-90°,且迂曲数量≤2个,属于Ⅳ级;血管迂曲角度小于45°,且迂曲数量≥3个,属于Ⅴ级。③记录2组治疗前后多普勒超声检查(TCD)结果,包括椎动脉(BA)、基底动脉(BA),记录参数包括收缩期血流峰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阻力指数(RI)。④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hs-CRP及FIB水平。⑤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相关原则制定疗效评定标准评估2组疗效。完全缓解:眩晕症状完全缓解,EEV评分减少>70%;显效:眩晕症状明显缓解,EEV评分减少50%-70%;有效:眩晕症状明显缓解,EEV评分减少30%-50%;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临床总有效率=(完全控制+显效+有效)/总治疗例数×%。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处理;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者构成比表示,数据处理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组治疗前后DHI评分、EEV评分比较:2组治疗后DHI评分、EEV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分级比较: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管径、长度比较: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管径和长度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2组治疗前后TCD相关参数比较:2组治疗后BA、BA的Vs、Vm均明显快于治疗前(P均<0.05),R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4。

2组治疗前后血清ET-1、NO、hs-CRP及FIB水平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ET-1、hs-CRP及FIB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6。

讨论

VBD是导致PCIV、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在PCIV患者中约有15%的患者伴有VBD,而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其检出率约为10%。VBD以男性较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0岁。VBD患者椎-基底动脉系统形态与结构发生改变,其发生的病理因素包括先天性发育以及后天获得性因素,其中后天性因素占据了突出的位置。后天获得性因素包括吸烟、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造成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椎基底动脉管壁脆性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管壁失去原来的支撑力,造成血管过度扩张,加之血流减慢,血液淤滞或血栓形成,最终导致血管迂曲与延长,因此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血管迂曲扩张的关键因素。VBD患者由于椎基底动脉血管迂曲扩张,血流缓慢,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远端颅脑小血管供血不足,诱发眩晕;VBD患者由于动脉血管走形移位偏离,可压迫周围血管和脑组织,引起神经功能异常,且由于内皮损伤,诱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大量炎性因子不仅加重动脉硬化,还造成血管痉挛,加重缺氧缺血。

VBD伴有PCIV患者目前以保守治疗为主。本研究中选用的氟桂利嗪是一种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能通过血脑屏障,阻滞病变细胞的钙离子内流,且不影响正常组织细胞的钙离子跨膜流动。有研究显示,氟桂利嗪能够抑制脑神经元内钙超载,抑制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减轻脑水肿,具有显著的脑保护效应。该药还能够抑制脑内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缺血的耐受性;能改善前庭区域、脑干、内耳部位的血液循环,有明显缓解眩晕的功效。

天麻具有祛风通络、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等功效。天麻素胶囊由天麻植物单体精制而成,此剂型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该药具有镇痛、镇静、安眠、抗癫痫、益智、抗晕眩、改善心脑血管功能、营养神经细胞等诸多功效。在偏头痛、神衰综合征、脑外伤性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枕大神经痛、癫痫、眩晕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天麻的有效成分天麻素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纤维蛋白原生成,改善血液流变学,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速度,减轻脑缺氧缺血。天麻素还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减轻血管僵硬度,提高机体总抗氧化能力,降低血压。动物实验显示,天麻素可以通过调节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缺血性眩晕大鼠脑内钙超载,减轻炎症反应,阻断局部脑内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具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DHI评分、EEV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分级及椎基底动脉Vs、Vm、RI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管径和长度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清ET-1、hs-CRP及FI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天麻素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VBD合并PCIV疗效确定,不仅能缓解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迂曲程度、形态及血流动力学,还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液黏稠度,值得扩大样本、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探讨。

来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8(28)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麻素胶囊联合氟桂利嗪对椎基底动脉迂曲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