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老,只是每个人老化的速度、程度和老化的器官有很大的差异,都受到基因、家族倾向、环境、疾病与生活型态等因素的影响。
有人会视觉茫茫(老花眼、白内障、飞蚊症)、头发苍苍、齿牙动摇;有人膝关节、髋关节或腰椎退化;有人体态臃肿、走路缓慢;有人记忆减退、丢三落四。开始时很轻微,时而出现,后来愈来愈频繁。
这就需要健康检查,尽早检查出故障原因,及时介入治疗,以延缓各器官老化的进程,管控健康风险、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
不过现在体检项目五花八门,该如何选择?
体检就是风险评估与疾病筛检,不管任何年龄都一样,摸清自己与家人的健康状况、家族病史、生活习惯、是否已诊断出某些疾病,以及该年龄层较常发生的疾病,才能找到最符合需求、符合预算的体检方案。
以老年人来说,针对较常见的代谢症候群(三高、肥胖)、肾脏疾病、传染性疾病(肺炎、肝病)、意外伤害等风险。
■建议65岁以上女性加做骨质密度检查骨质密度检查对男女都很重要,但特别是65岁以上的女性,可以检查是否有骨质疏松及程度。
女性更年期后,激素变化下骨质疏松的几率提高;5%的银发族跌倒后会骨折,而骨质疏松的银发族,跌倒后骨折的机率又大了许多。其中又以髋关节骨折的病人预后相当不好,约25%的银发族在髋关节骨折后一年内死去,50%从此不能自由活动,甚至可能因长期卧床而出现肺炎、压疮等併发症。
骨质疏松的人不需要跌倒也可能产生骨折,临床上常见许多上了八十岁的的女性背越来越驼、越来越矮,在医院就医时拍脊柱X光才发现,是发生了胸部脊椎都有压迫性骨折。
测量骨密度的方法很多种,大多数用双能量X光吸收仪。骨密度检查会有三种检查结果,正常、骨质流失/稀少/减少、骨质疏松,如果正常,2~3年追踪一次即可,如果是骨质流失,从平日生活习惯改善,如多吃含钙食物、多运动、多晒太阳等,两年再做一次评估就好。
但如果诊断是骨松且须接受治疗,一年后要再追踪一次,稳定后再跟医生讨论是否2~3年再做评估。
另外,男性是否需测量骨质密度、几岁测量目前仍有争议。一般而言,男性骨折发生率比女性大约延后十年,所以有专家建议75岁以上男性是可以测量骨密度的。
■55岁以上男性、有肥胖、三高问题,做颈动脉超声效益高选择体检项目时,除了本身风险需求外,价格、检查是否有侵袭性也是考量的标准。
针对银发族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颈动脉超声也是一个选择,没有侵袭性,并且价格不贵。
颈动脉供应脑部约八成的血流,是身体重要的动脉,位于颈部表浅易探测的位置。颈动脉内层厚度(简称IMT)增厚与心血管危险因子、冠状动脉钙化程度,甚至冠状动脉硬化程度或斑块大小都有很高的关联性,因此测量IMT可看出身体动脉硬化的程度,判断是否有脑中风的风险。
另外,颈动脉超声也可测量颈动脉及脊椎动脉是否存在斑块、血管阻塞及测量相对血液流量,这些状况都容易造成不明原因的晕眩。
男性55岁以后中风风险增加,如果又有三高、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子,做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效益较高。女性银发族如果有三高、肥胖等,也可安排检查。
■有糖尿病的长者建议加做眼底检查白内障、青光眼、老年*斑部病变等是65岁以上长者容易出现的眼睛疾病,如果有眼睛不舒服、视力因不明原因模糊、或飞蚊症增加,加上许多长者有糖尿病,都建议应在体检时加做眼底检查及视网膜筛检。
有糖尿病的长辈,建议每年做眼科的检查。
除了眼科外,如果怀疑视力退化是因脑部问题造成,可利用脑部核磁共振,看是否因脑部有肿瘤、脑部萎缩、或轻微梗塞所造成。
■肠镜也应列入体检必选项目大肠癌是65岁以上老人癌症死因第三名,且已连续四年成为发生人数最多的癌症。
粪便潜血是大肠癌的筛查手段之一,但粪便潜血只有30%的准确性,最好还是加做肠镜检查。
如果大便习惯改变,本身有大肠息肉症或家族有这方面病史,甚至大肠癌家族史,粪便潜血反应呈阳性,更应加做肠镜,以判断是否是肠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建议无大肠直肠癌家族史的银发族每年做粪便潜血检查、每五年一次肠镜检查。
■有肺癌家族史建议加做肺部CT一般老人体检中提供的肺部X光主要是观察肺结核、肺炎、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如肺气肿、慢性气管炎,对侦测早期肺癌并没有太大帮助。
因此,长期吸烟或有肺癌家族史,都可增加做肺部CT。
■心血管疾病高危险群可加做心脏CT心脏电脑断层检查仪器是一种不用经过心导管,就能看出冠状动脉是否有阻塞、血管钙化程度的非侵入性检查工具,对判定心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帮助,但费用高,并非所有人都需要加选。
如果本身是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包括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吸烟、肥胖、心血管或脑血管家族史、压力大等多重危险因子,甚至经常出现胸闷等心脏不适症状,建议可向医师咨询是否安排心脏CT。
■乙肝/丙肝带原者、肝癌家族史应定期做腹部超声,也可增加腹部核磁共振腹部超声波检查的器官包括肝、胆、胰、脾、肾等,但主要是看肝脏肿瘤、筛检肝癌。
如果长辈是乙肝/丙肝带原者、酒精重度摄入者、肝功指数已有异常、有肝癌家族史等情况,应每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
如果担心超声检查没有发现早期肿瘤,或超声发现不明病灶,可考虑增加腹部核磁共振或电脑断层检查。
高阶的影像检查如CT、核磁共振等,相较更能精准找出微小病灶,及早让癌症、心血管疾病现形。
不过,影像医学检查仍有其限制,仅能针对已经成形的癌症及心血管疾病做筛检,对于早期的肠胃疾病、代谢症候群及慢性疾病,则无法直接判读。
且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显示,利用高阶影像检查全身扫描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建议检查前还是应向医生咨询,配合过去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不适症状,及相关检查纪录做综合评估,再进一步安排开始的年纪及频率。
■不应过度解读肿瘤标志物现在体检项目中常见抽血检验肿瘤标志物的项目,但不必因其检查结果过度担心。肿瘤标志物的指数上升,不一定是癌症造成,发炎状况也有可能。
例如前列腺癌的PSA,感染、性行为、下泌尿道手术及一些治疗甲状腺肥大、落发的药物都可能影响数值,甚至不见得只有一种癌症,还是必须配合医师问诊和其他相关检查,才能提高准确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