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我市发布了“潍坊市年度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状况及预防控制策略”,这是我市首次以“白皮书”的形式,向社会发布心脑血管疾病的监测结果。去年全市共报告心脑血管疾病新发病例例。6年来,我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呈现年轻化,男性高于女性。为此,专家向市民提出相关健康建议。
去年全市新发病例例
年,全市共报告心脑血管疾病新发病例例,发病率为/10万,相当于每天有人新发心脑血管疾病。共报告死亡病例例,死亡率为/10万,占我市总死亡人数的1/3,相当于每天有62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脑血管疾病发病例、死亡例,心血管疾病发病例、死亡例。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在65岁后达到峰值。从各年龄组的发病率长期趋势来看,64岁以下年龄组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40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明显上升;6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率略有下降。从各年龄组的死亡率长期趋势来看,0岁—39岁年龄组死亡率上升;4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逐年下降。其中脑梗死,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脑血管疾病的第一位。
另外,在6年的时间里,心脑血管疾病粗发病率由年/10万,上升到年/10万,增长40.37%。也就是说,年报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比年增加了2万多人。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6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下降了26.6%,说明人们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视程度和医疗救治水平均有了大幅度提高,降低了死亡风险。
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据了解,我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死亡率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处在较高水平。心脑血管疾病粗发病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标化发病率也有一定程度增长。
经过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受人口老龄化影响,作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必然导致总人群发病总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吸烟、高脂肪摄入、身体活动减少等,引起的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成为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上升的重要原因。
虽然整体医疗救治水平和保障水平提高,年—年心脑血管疾病标化死亡率出现下降趋势,但心脑血管疾病仍是导致我市居民死亡的“第一杀手”,约占总死亡的33%—37%。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未来几年,我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仍将继续增加,疾病负担继续加重。
根据历年监测发现,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外,男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其中,小于40岁年龄组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是女性的2.86倍和3.17倍,此后随年龄增加,性别差异逐渐减小。
除男女的生理差别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该年龄段的男性,饮酒、吸烟、饮食不节制、生活不规律等频次更高;随着年龄增长,逐步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男女患病的差别逐步缩小。
近几年发病呈现年轻化
根据我市卫健部门的统计和调查,6年来,40岁以下青壮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男性上升率达56.79%。青壮年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心脑血管疾病不再是“老年病”。
青壮年与老年人群发病的危险因素不同,老年人发病主要是因年龄导致的血管弹性降低、心脑功能下降,而青壮年发病的主要元凶是吸烟、饮酒等长期不良生活习惯。虽然青壮年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低于老年人,但吸烟、饮酒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人。
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相比,青壮年人群具有更大的可干预性。如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和缺乏锻炼等因素,完全可以通过自律加以改变,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发生。
特别应该引起重视的是,6年来,40岁以下年龄组死亡率在不断上升,4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率逐年下降。这说明青壮年平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必要的早期检查、治疗和应急自救准备,一旦发病,病死率会比较高。
对此,市卫建委相关专家提示,40岁以下人群是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