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生中占据了三分之一时间的睡眠,是人类恢复精神和体力的重要途径。
此前,我国一项针对50万人、随访长达10年的大规模研究发现,睡眠有问题不仅折磨人的身心,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最近,一项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AHA)的研究,为睡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添加了新证据:
睡不够、睡得多、白天频繁午睡、睡眠质量差,会增加冠心病、心绞痛和心梗等心血管疾病风险。
4种睡眠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共纳入名参与者,统计了他们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婚姻状况、吸烟状态、饮食和身体活动量等生活方式信息;慢性疾病患病史和治疗史信息;以及冠心病、中风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信息。
此外,研究人员还收集了参与者的睡眠信息,包括夜间睡眠时间,睡眠类型(晚睡型或早起型),以及打鼾、失眠、白天嗜睡(午睡)情况。
如果参与者5项睡眠指标分别满足以下标准,则评分为1,不满足则为0分:
◇夜间睡眠时间:7~9小时
◇睡眠类型:早起型
◇打鼾情况:从不或很少
◇失眠情况:从不或很少
◇白天嗜睡情况:从不或很少
总评分4~5分属于健康;2~3分属于中等健康;0~1分属于不健康。
排除其它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夜间睡眠时间、白天频繁小睡和整体睡眠模式,都会对心血管疾病风险产生影响。
心血管疾病和睡眠时长的关联
和夜间睡眠时间7~9小时的人相比:
睡眠时间7小时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心绞痛和心梗的风险分别升高了14%、17%、13%、14%和22%;
睡眠时间≥10小时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和心梗的风险分别升高了10%、10%、11%和13%。
和白天没有小睡习惯的人相比:
小睡时间30分钟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心绞痛和心梗的风险分别升高了23%、22%、23%、30%和16%。
和睡眠模式健康(4~5分)的人相比:
睡眠模式不健康(0~1分)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心绞痛和心梗的风险分别升高了22%、39%和30%;
睡眠模式中等健康(2~3分)的人,患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和心绞痛的风险分别升高了6%、6%、25%和9%。
睡眠是怎样影响心血管的
无论是主动失眠还是被动失眠,长期睡眠不好的人,生物节律都会被打乱。
睡眠不足会进一步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人体内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促进炎症反应,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并增加相关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对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睡不好还会令病情反复发作,甚至加重病情。
以高血压为例,睡眠是身体在进行自我修整,睡眠时间越短,越容易患高血压。
研究显示,青少年睡眠不足,会使高血压前期风险升高%;35~55岁的人,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高血压发病风险升高56%。
同时,持续高血压会伤害心脏与大脑,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肥厚,出现心脏扩大、呼吸困难等心功能不全症状。
6件事助你睡好护心觉
不管是健康人群还是心血管疾病患者,都需要保证充足优质的睡眠。
睡眠有个舒适区间
睡得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心脏健康,一般来说,成年人每晚最好保证7~8小时睡眠。
调整睡觉姿态
夜晚是一天中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时刻,心脏不好的人,睡觉时可适当垫高下肢,使其略高于心脏水平,有利于改善微循环。
培养睡前习惯
睡前1小时左右,用特定行为取代强迫性晚睡的行为,比如洗漱、泡脚、听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调暗室内灯光,等有睡意再上床。
不在床上做和睡觉无关的事
如果卧床20分钟不能入睡,应离开卧室,做一些简单活动,等有睡意再睡,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
尽量固定起床时间
尽量保持规律的时间睡觉和起床,周末也一样。警惕在休息日“晚上不睡、白天不起”的不良习惯。
如果前一晚熬夜了,别延迟起床时间来补偿睡眠,可以在午后睡半小时进行“修复”。
学会自我放松
睡前冥想有助全身放松,调节睡眠。比如“正念呼吸”:可以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这也是一种对抗压力的方法。
如果睡眠长期存在问题,医院相关科室接受正规全面的检查,以便及早进行治疗,不要滥用药物。